信德文化学会(信德所)
首页
国内
普世
人物
文献
信仰
政策法规
文萃
礼仪
专题
缔造和平的圣事性行动:浅论“互祝平安”的实在意义与象征含义
教宗将梵蒂冈博物馆62件文物赠予加拿大主教团
安徽教区刘新红主教与水东教友共庆本堂瞻礼
修女的使命不因年龄增长而结束:聆听他人是爱的首要形式
上海:杨浦区惠民路天主堂隆重举行复堂感恩奉献庆典
缔造和平的圣事性行动:浅论“互祝平安”的实在意义与象征含义
从移民的视角重读《圣经》(四)
教宗将梵蒂冈博物馆62件文物赠予加拿大主教团
从一首古诗中悟出的修道精神
从移民的视角重读《圣经》(三)
纪念王建民先生
安徽教区刘新红主教与水东教友共庆本堂瞻礼
修女的使命不因年龄增长而结束:聆听他人是爱的首要形式
搜索
更多
国内
国内教闻
安徽教区刘新红主教与水东教友共庆本堂瞻礼
信德讯 11月16日,恰逢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天的水东进教之佑本堂瞻礼,安徽教区刘新红主教与神父、修女及300余位教友齐聚水东圣堂,共赴信仰盛会,同贺主保瞻礼。当日弥撒由刘新红主教主祭。讲道中,主教以圣母玛利亚慈爱与坚韧并重的德表为典范,勉励教友效法圣母,始终持守信仰初心,在日常生活中躬行爱德、传递温暖,以团
上海:杨浦区惠民路天主堂隆重举行复堂感恩奉献庆典
2025年11月8日,上海教区沈斌主教于杨浦区惠民路和平之后圣母堂主礼弥撒,并在弥撒期间祝圣圣堂,与神长教友共庆圣堂修缮后重新恢复使用。堂区本堂瞻礼也在今日一并举行。弥撒由米良神父、谢慧敏神父襄礼,教区14名神父共祭,修女及教友约350人参与弥撒。在讲道中,沈斌主教将由砖瓦修筑的有形圣殿与人心中由信仰构筑的无形
北京教区圆满举办第一届“天马——同道谐跑”半程马拉松活动
第四届天主教中国化神学研讨会(内地—香港)在杭州召开
多措并举强保障,凝心聚力护盛会:广州市石室天主堂扎实服务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浙江:杭州天主堂第九年组织开展衣物捐赠爱心活动
安徽:“缅怀圣德 传承信仰”,泗县天主堂举行随兰修女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
第八届天主教中国化神学论坛在福州成功举办
江西教区炼灵之月寄哀思,追思弥撒承爱德
天主教安徽教区举行2025年度避静
更多
普世
普世教闻
宗座动态
教宗将梵蒂冈博物馆62件文物赠予加拿大主教团
教宗良十四世接见加拿大主教团代表。根据圣座新闻室的一份联合公告,这些礼物是“对话、尊重与弟兄情谊的具体标记”,并见证了“信仰与原住民族文化之间相遇的历史”。教宗接见加拿大主教团代表 (@Vatican Media)教宗良十四世11月15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接见了加拿大主教团主教团主席、圣安娜-德拉波卡捷尔(Sainte
修女的使命不因年龄增长而结束:聆听他人是爱的首要形式
尽管欧洲许多修会面临其成员老化的挑战,但使命的核心永远不变:就是以爱和奉献为有需要的人服务。在意大利南部的马泰拉,93岁高龄的西诺波利修女继续在其所在城市的街头服务,活出爱近人的牧灵使命。修女及她们的朋友们已故教宗方济各在第61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引用本齐(Oreste Benzi)神父的话,说,“没有人穷到什
圣座教义部:法国多聚莱的所谓显现并非超自然现象
神秘主义与教会内女性神秘灵修者
巴西:龙卷风肆虐巴拉那州,所到之处一片废墟
奥斯定会达伦神父获任命为教宗府助理副总管
梵蒂冈邮局发行多款新邮票
《卡拉科什福音》:现藏于梵蒂冈图书馆的13世纪叙利亚语手稿
教宗:人工智能必须反映出造物主天主的设计
巴塞罗那圣家堂现已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更多
人物
追忆伯多禄·赵玉璋先生:信德与学识照亮的一生
我的外公伯多禄·赵玉璋(1918-2008)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临川寺人。外公的一生,以信德为锚,以学识为舟,在时代浪潮中坚守本心,其精神至今仍滋养着家人与亲朋。我的外公伯多禄·赵玉璋外公少时便浸润于天主教教义,立志奉献于主,服务于人。于1932-1939年在小修院求学七年。1939-1944年在大修院攻修神学,后因修院解散,
陕西:周至教区铺尚会古稀老人用祭衣架起信仰与文化传承之桥
在陕西省周至教区铺尚会,有一位74岁的德肋撒-赵会梅老人,她以满腔热忱,默默为天主教会奉献,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祭衣,其背后的故事满是温暖与力量。赵会梅老人出生在周至教区临川寺会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由于其父母仁孝慈爱,信德坚固,以身作则,常带领家庭成员为教会做贡献。因而其自嫁到铺尚会刘家后,一直秉承敬主爱
最暖网红法官鲜为人知的信仰生活
送别西南地区最后一位高龄神长王德望神父
加拿大新总理:将由一位热心教友卡尼·马尔谷担任
刚61岁去世的王正平神父的史料、故事
强国志•青春说 |朱杰:讲好信仰故事,让宗教中国化落地生根
纪念吴惠中多默司铎
岁月痕迹: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老照片
遇翁得利:缅怀伯乐翁德光神父
更多
文献
大公会议
牧函
劝谕
通谕
文告
其它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禧年2025:“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V):基督的复活和当代世界的挑战(III)复活节给每天的生活带来希望亲爱的弟兄姊妹,上午好!欢迎你们大家的到来!吾主耶稣的逾越,并非属于遥远过去,一如人类历史上许多其他经历中的一个插曲,而如今被安置成传统。教会教导我们,在每年的复活主日,以及在每日感恩祭的庆祝时,都
教宗良十四世第9届世界穷人日文告(2025年11月16日)
教宗良十四世第9届世界穷人日文告常年期第33主日2025年11月16日“我主,祢是我的希望。”(参阅:咏七十一 5)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1.“我主上主,祢是我的希望”(参阅:咏七十一 5)。这句话从经历困苦、备受巨大折磨的心灵倾吐出来,圣咏的作者说:“祢曾使我经历许多困苦艰难”(咏七十一 20)。尽管如此,他仍然敞
《祂爱了我们》通谕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教宗方济各2025年普世传教节文告
更多
信仰
记忆之窗
解读人生
信仰分享
信友园地
奉献生活
婚姻家庭
老人世界
青年之友
青葱岁月
信仰见证
从一首古诗中悟出的修道精神
我读清代诗人郑板桥的《竹石》一诗,悟出诗中有很深的修道哲理,想与大家分享。全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写竹,但竹并不是主题。诗人借竹之志,写人之志——更准确地说,是写生命在逆境中所呈现的坚韧与荣耀。竹的根扎在破碎的岩石中,看似艰难,却因此更牢固;竹干经历
纪念王建民先生
我一直想写一篇纪念王建民教友的文章,如果再偷懒不动笔写,我的良心会一直受到谴责。在这个即将离开罗马的安静的周末夜晚,我想写点纪念他的文字,了却这桩心思。但是,我又不知道从何说起,还是随着思绪往前走吧。 王建民教友是今年6月18日去世的。当时我在网上看到
独臂亦擎信仰炬 一生躬耕为教会
裴军民主教:追忆段国兴神父
缅怀东北最后一位高龄神长段国兴神父(二)谦卑进修 留院服务
如何分辨自己有没有圣召?
拉特朗大殿——全世界教堂之母
对《纪念英年早逝的117名神长》研究报告的再反思
在亚西西寻找方济各神贫精神的足迹
献上自己作活祭
更多
政策法规
行政法规
政策指导
动态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召开第三十三次会议
10月30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三十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段毅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作了发言。会议由中国天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
近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三十二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中国基
宗教界开展“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启动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教职人员网络行为规范》政策解读
国家宗教事务局印发《宗教教职人员网络行为规范》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最广泛的人心和力量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召开第三十次会议
资产管理制度
更多
文萃
文艺副刊
好书分享
信德文萃
诗苑
小小说
写真故事
社会文萃
从移民的视角重读《圣经》(四)
(四)回归与重建——流亡后的信仰旅程一、从流亡到回归:信仰的再出发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让我们从一个动人的故事开始——以色列民族的流亡与回归。想象一下,你的家园被毁,你的圣殿被拆,你熟悉的街道已经变成废墟。你被迫远离父母的坟茔、你长大的地方,甚至连空气中熟悉的香味都不再有。这就是巴比伦流亡时期以色列人所
从移民的视角重读《圣经》(三)
(三)从应许到失落——定居、流亡与信仰危机一、从游牧到定居:信仰与土地的张力以色列人的历史是一段迁徙与信仰交织的旅程。亚巴郎离开家乡哈兰,顺从天主的呼召,踏上应许之地的旅程(创12:1–5)。在旷野漂泊的岁月中,他的信仰不断经受考验,但也逐渐成熟。最终,以色列民族进入了天主所赐的应许之地(若1:2–6)。这一
主啊,我向你忏悔
从移民的视角重读《圣经》(二)
从移民的视角重读《圣经》(一)
成为天主爱的酵母——将手伸进世界的“面团”
神职人员倦怠现象的危机与转机:理解、接纳与协助(下)
神职人员倦怠现象的危机与转机:理解、接纳与协助(上)
当手机成为婚姻的“第三者” :从天主教信仰谈科技与爱的次序
《祂爱了我们》通谕──解读与灵修感受
更多
礼仪
教会节期
圣事礼仪
圣诞节
圣经研读
圣经问答
释经专栏
圣经问答(民第十七 -十八章)
《民长纪》第十七章 问答一、关于米加与神像问1:米加是谁?他住在哪里?答:米加是一个住在厄弗辣因山地的以色列人。问2:米加起初为何提到一千一百银钱?答:这笔银钱原本是他母亲的,有人偷了去,她曾因此发誓要将其奉献给上主,为儿子做一尊神像。米加承认是自己拿了,并将银钱还给母亲。问3:米加母亲如何处理这笔
缔造和平的圣事性行动:浅论“互祝平安”的实在意义与象征含义
在感恩祭(弥撒)迈向高峰的进程中,“互祝平安”宛如一颗短暂而璀璨的宝石,镶嵌于圣道礼仪与圣祭礼仪之间。这一看似简单的相互致意,实则是一个深邃的圣事性行动,浓缩了基督福音的核心信息。它根植于圣经的启示,由教父们阐释,在教会训导和礼仪中得以规范,并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激发出独特而深刻的共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214-218号)
圣经问答(民第十五 -十六章)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207-213号)
圣经问答(民第十三 -十四章)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203-206号)
圣经问答(民第十一 -十二章)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99-202号)
圣经问答(民第九 -十章)
庞贝玫瑰圣母「求恩」九日敬礼
庞贝玫瑰圣母「谢恩」九日敬礼
现代祈祷文
奉献全家于耶稣圣心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