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读经释义:拉特朗大殿奉献日
2025-11-07 10:13:35
读经一 恭读依撒意亚先知书  56:1, 6-7经文背景《依撒意亚书》第五十六章属于“第三依撒意亚”(Is56–66),即巴比伦流亡归回后的时期。这时,以色列人已从放逐地返回,但重建圣殿与社会秩序的过程艰难。许多外邦人也渴望皈依上主并加入选民的团体。然而,犹太社会仍存在排外、宗教封闭的倾向。此段经文正是上主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丙年)
2025-11-06 09:45:53
读经一 恭读玛加伯下  7:1-2, 9-14这段选自《玛加伯下》第七章的读经,是天主教传承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文,特别是在关于殉道、复活信仰、坚贞与遵守法律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那时候,有兄弟七人和他们的母亲一同被捕,国王命人用鞭子和牛筋痛打他们,强迫他们吃法律所禁止吃的猪肉。”背景:这是在安提约古
读经释义:2025追思已亡日(第一台弥撒)
2025-10-30 10:04:13
读经一《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 6:3-9》“弟兄们: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受过洗归于基督耶稣的人,就是受洗归于他的死亡吗?”背景:保禄在罗马书第六章开始探讨洗礼的神学意义。他回应那些可能曲解福音自由为放纵罪恶之机会的人。受洗不是“象征”而已,而是真实的奥迹性参与(participatio sacramentalis)。灵修:洗礼不是
读经释义:2025诸圣节(All Saints)
2025-10-28 10:42:56
读经一 恭读默示录  7:3-4, 9-14背景简介《默示录》是圣若望宗徒在黑暗迫害中(约主后95年)写给七个亚细亚教会的神视录,目的是安慰受逼迫的信徒,并启示基督最终的胜利。第7章插入于揭开第六印和第七印之间,是对信徒命运的安慰性异象,表明:在灾难中,天主保护祂的选民。第3节:「你们不可伤害大地、海洋和树木,等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丙年)
2025-10-22 16:18:47
读经一 恭读德训篇 35:12-14,16-181.「上主是审判者,决不看情面。」背景:德训篇(即《德训篇书》,拉丁文称为《Ecclesiasticus》或《Sirach》)是智慧文学的一部分,强调生活伦理和信仰实践。在当时的犹太社会中,官长常常徇私枉法,贫者无告,而《德训篇》特别提醒人要依靠正义的天主。灵修:此处强调天主的绝对正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丙年)
2025-10-17 10:32:22
读经一 恭读出谷纪  17:8-13「那时候,阿玛肋克人来到勒非丁,和以色列人作战。」背景:阿玛肋克人是厄撒乌的后裔(创36:12,16),是游牧民族,常袭击他人以获取资源。他们成为以色列人在旷野中首位公开敌人。勒非丁是他们过旷野时的一个地方,刚经历了天主使水从磐石中流出(出17:1-7)。灵修: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常在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丙年)
2025-10-09 11:39:25
读经一 恭读列王纪下 5:14-17这段经文来自《列王纪下》5:14-17,讲述敘利亚军长纳阿曼因信服天主的话语,在约旦河中洗净大麻风后,归依上主的过程。这是旧约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归化与治愈故事,预示新约的洗礼圣事,也突显了信德与感恩的关系。【列王纪下5:14】「那时候,纳阿曼到约旦河边去,按照天主的人的话,在河里浸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丙年)
2025-10-02 13:25:05
读经一 恭读哈巴谷先知书  1:2-3; 2:2-4【哈巴谷 1:2-3】先知的哀诉1:2「上主,我向你求救,你不垂听,要到何时呢?」历史背景:哈巴谷生活在约公元前610年左右,犹大王国社会腐败、暴力丛生,面临加色丁(巴比伦)帝国威胁。先知在祈祷中质问天主为何对祸害与不义沉默。这种语言反映了先知的真实人性和心灵挣扎。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丙年)
2025-09-26 10:13:01
读经一 恭读亚毛斯先知书  6:1a, 4-7背景简介亚毛斯是主前8世纪的先知,原是犹大国提科亚的一位牧羊人,却受召向以色列北国宣讲天主的审判,特别针对其富人阶级的不义、奢侈与对穷人的压迫。他的预言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色彩,强调天主对道德败坏与虚假敬拜的谴责。「全能的上主这样说:‘那些安身在熙雍,一心依恃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丙年)
2025-09-17 14:49:16
读经一 恭读亚毛斯先知书 8:4-78:4“你们这些压榨穷人的人哪!你们使世上的弱小者无法生存!你们应该听着。”背景:亚毛斯是公元前8世纪的先知,出身犹大的乡村,却被召叫到北国以色列宣讲悔改。他所处的时期,北国经济繁荣,但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富人奢侈放纵,穷人被压迫、剥削,社会正义荡然无存。“压榨穷人”
读经释义:光荣十字圣架瞻礼
2025-09-12 10:05:11
读经一 恭读户籍纪  21:4-91. 「那时候,人民在路上不耐烦了,就抱怨天主和梅瑟说:」背景:以色列民正走在旷野的道路上,准备进入天主许诺的福地。这段旅程并不顺利,他们绕过厄东地,路途艰难,炎热的旷野让他们逐渐失去耐心。灵修意义:旷野是试炼信德的地方。人类常在困境中抱怨,忘记天主的恩典。我们今天在信仰道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丙年)
2025-09-09 15:11:56
读经一 恭读出谷纪 32:7-11, 13-14主题:金牛犊与梅瑟的代祷32:7那时候,上主吩咐梅瑟说:“你下去吧!因为你从埃及领出来的人民犯了罪。”背景:这是金牛犊事件的背景(出32章)。以色列民在西奈山下,因等候梅瑟太久,便要求亚郎为他们制造“神明”(即金牛犊)来崇拜。神学意义:天主在此刻称以色列人为“你的人民”,显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丙年)
2025-09-04 10:08:21
读经一 恭读智慧篇 9:13–19第13节:「谁能知道天主的计划?谁能想象上主的意愿?」背景:《智慧篇》(Sapientia Salomonis)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地点很可能是埃及亚历山大城,作者虽匿名但以撒罗满王之名口吻写作,以强调其智慧权威。本段出自智慧篇第九章,是整篇中最庄严的一篇祈祷文,作者向天主恳求智慧(希腊文: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丙年)
2025-08-29 10:58:10
读经一《德训篇》3:19-21,30-31这是智慧文学中的一段重要教导,强调谦逊(humilitas)的重要性。在天主教传统中,这段经文被理解为属灵成长的根基。德训篇3:19-21,30-313:19我儿,你执行工作的时候,应当谦和;这样,你会比施惠的人更受人爱戴。背景注解:“我儿”是智慧文学常用的父亲对儿子的称呼方式,用来传递家庭、宗教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丙年)
2025-08-27 09:10:02
读经一 恭读依撒意亚先知书66:18-21背景概述:这段经文属于《依撒意亚书》第三部分,是以色列子民从巴比伦流徙归回后的背景。该段强调救恩的普世性,不再局限于以色列,而是扩展到一切民族(即“万民”),具有末世论与默西亚性的视野,预示着新约教会的普世性与天主国的实现。第18节:上主这样说:“我要聚集万民和说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主日(丙年)
2025-08-26 16:45:13
读经一 恭读耶肋米亚先知书  38:4-6, 8-10经文:耶肋米亚 38:4那时候,众首长对君王说:“请你将耶肋米亚处死!因为他说出了这样的话,使遗留在城里的战士和全体人民灰心丧志;实在,这人所谋求的不是人民的福利,而是人民的灾祸。”历史背景:在本段经文中,先知耶肋米亚(Jeremiah)身处公元前6世纪耶路撒冷陷
读经释义:圣母升天节
2025-08-11 15:50:55
读经一 恭读默示录  11:19; 12:1-6, 10这段选自《默示录》的读经一,是圣母升天节弥撒的重要经文。本节日庆祝玛利亚灵魂与肉身一同被接升入天国。这段经文以象征性的语言揭示天上的胜利,强调玛利亚在救恩史中的独特角色。1「那时天主在天上的圣殿敞开了,天主的约柜也在他的圣殿中显露出来了;」背景解释:《默示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十九主日(丙年)
2025-08-07 15:43:27
 读经一 《智慧篇》18:6-91「我们的祖先预先就知道那一夜选民得救的事迹;」✦ 历史背景:这是在回顾《出谷纪》第12章中以色列人出离埃及时「逾越之夜」的情境。那一夜,上主派遣天使击杀埃及所有头生者,但凡门上涂有羔羊血的以色列人家庭则被「逾越」。这预示着天主对祂子民的救援。✦ 灵修意义:这句强调信德的先见
从“天主爱乐捐的人”,看施与的真谛
2025-08-05 09:18:53
圣保禄宗徒在《格林多后书》中留下的“每人照心中所酌量的捐助,不要心痛,也不要勉强,因为‘天主爱乐捐的人’”这句话,如同一束穿透世俗迷雾的光,为世人揭示了施与的本质。它不仅是对信徒的劝勉,更蕴含着关于人性、关系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智慧,跨越时空,为每一个寻求精神成长的人提供着永恒的启示。今天,我们愿与诸位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十八主日(丙年)
2025-08-01 15:43:21
读经一 恭读训道篇  1:2; 2:21-23这段经文揭示了圣经智慧文学的核心——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省思,旨在引导人超越尘世,寻求天主。训道篇 1:2:「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历史背景】《训道篇》,拉丁文 Ecclesiastes)传统上归于撒罗满王,虽然现代学者认为它可能出自后来的智慧学派,约公元前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