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释义:光荣十字圣架瞻礼
2025-09-12 10:05:11 作者:刘铎
读经一 恭读户籍纪 21:4-9
1. 「那时候,人民在路上不耐烦了,就抱怨天主和梅瑟说:」
背景:以色列民正走在旷野的道路上,准备进入天主许诺的福地。这段旅程并不顺利,他们绕过厄东地,路途艰难,炎热的旷野让他们逐渐失去耐心。
灵修意义:旷野是试炼信德的地方。人类常在困境中抱怨,忘记天主的恩典。我们今天在信仰道路上,也会遇到困难时心生不耐烦,甚至埋怨天主。
2. 「你们为什么领我们离开埃及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食,又没有水,我们对这清淡的食物感到厌恶。」
背景:以民怀念埃及的生活,忘记他们曾是奴隶。他们轻视“玛纳”,这是天主奇迹般赐下的食粮,却被称为“清淡的食物”。
灵修意义:人心容易不知足。天主的恩赐若不合我们口味,就容易被轻看。圣体圣事正是“天上的玛纳”,但人也可能习以为常,不再珍惜。
3. 「于是上主打发毒蛇到人民中间,咬死了许多以色列人。」
背景:毒蛇在旷野中本来就常见,但这里经文强调是“上主打发的”,意味着蛇成为天主惩戒的工具,使百姓意识到他们的罪。
灵修意义:罪恶的后果就像毒蛇的咬伤,会带来死亡。蛇在圣经中常象征罪恶(创3章)。以色列人因抱怨和不信而受惩罚,提醒我们对天主的恩宠不能轻慢。
4. 「人民来到梅瑟跟前说:‘我们犯了罪,抱怨了上主和你;请你转求上主,给我们赶走这些蛇吧。’」
背景:以色列民认罪,承认他们抱怨的错。他们请求梅瑟代为转求。
灵修意义:悔改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得罪了天主。梅瑟在这里预示基督的中保角色,替人类向天主祈求。教会中的神职人员和圣事(特别是和好圣事)也延续了这种“中保的恩宠”。
5. 「梅瑟就为人民转求。」
背景:梅瑟是以色列人的代祷者。正如亚巴郎曾为索多玛转求,梅瑟不断为百姓代祷,显示出牧者的心肠。
灵修意义:梅瑟的代祷预示了耶稣基督唯一而完美的代祷。祂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祈求,直到今天仍在天父前为我们作中保(参阅希伯来书7:25)。
6. 「上主对梅瑟说:‘你做一条金属的蛇,悬在木竿上;被咬的人一看见它,必能生活。’」
背景:天主并没有立即消灭蛇,而是要求梅瑟立起铜蛇,让百姓以眼望之而得生。
灵修意义:铜蛇本身并没有医治力量,而是一个信德的标记:凡仰望它的人,实际上是仰望天主的救恩。这正预表基督的十字架(若3:14-15),被举起的人子,带来治愈与永生。
7. 「于是梅瑟做了一条铜蛇,悬在木竿上;被蛇咬的人一看见铜蛇,就保全了性命。」
背景:铜蛇成了天主救赎的工具。凡以信德仰望的,都能脱离死亡。
灵修意义:铜蛇不是偶像,而是救恩的预表。新约中,耶稣明确引用这段历史:“梅瑟在旷野里怎样举蛇,人子也要被举起来,使所有信他的人,在他内得到永生。”(若3:14-15)
→ 意义:信仰就是“仰望被举起的基督”。十字架上,耶稣承担了人类的罪(如同罪的象征“蛇”被举起),却带来生命。
总结
《户籍纪21:4-9》告诉我们:
人的软弱:在困境中抱怨,轻看天主恩赐。
罪的后果:抱怨与不信引来“毒蛇”的伤害,象征罪带来死亡。
悔改的必要:承认罪过、请求代祷,才是得救的开始。
救恩的预表:铜蛇预示十字架上的耶稣。凡仰望祂、信赖祂的人,必得永生。
今天,信友在生活的旷野中,也常面对“蛇”的咬伤——罪恶、痛苦、诱惑。我们唯一的希望,是仰望被举起的基督,在祂的十字架上找到医治与生命。
读经二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斐理伯人书 2:6-11
这段圣保禄宗徒致斐理伯人书 2:6-11 常被称为“基督赞歌”,是整部新约里对耶稣降卑与被高举最精炼、最深刻的宣认之一。
1. 「耶稣基督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却没有将自己与天主同等的地位,把持不舍。」
背景:这里的“天主的形体”指基督自永恒以来,具有天主的本性和尊严。耶稣本来就是真天主,但祂没有把“与天主同等”当作自私的权利来把握。
灵修意义:基督向我们展示了“舍弃权利”的爱。世人常抓紧权力、地位不放,但耶稣却自由地放下。祂告诉我们,真正的尊严不是把握权力,而是按天主的旨意生活。
2. 「反而空虚自己,取了奴仆的形体,降生成人,与人相似。」
背景:“空虚自己”(Kenosis,希腊文)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耶稣并没有失去祂的天主性,而是自愿放下天主的荣耀,进入人的境遇,成为仆人。
灵修意义:基督的“自我虚空”提醒我们,爱意味着放下自我、进入他人的处境。耶稣甘愿像一个仆人,为我们服务。信友在生活中也该学习基督的谦卑,把自己作为恩典的器皿,而不是自我中心。
3. 「形态完全与人一样,」
背景:耶稣不仅外表像人,而是真正成为人,有同样的喜乐、痛苦、饥饿、渴望,除了罪以外,祂完全与人类一样。
灵修意义:天主并不是在远方观望,而是亲自进入人类的处境,与我们一起生活。这让我们在痛苦中可以说:“主,你了解,因为你也走过这条路。”
4. 「他自谦自卑,服从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背景:十字架是当时最羞辱、最残酷的刑罚,只有奴隶和最严重的罪犯才会被钉。耶稣服从天父的旨意,接受十字架的死亡。
灵修意义:基督的谦卑达到极点:祂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我们的救恩。基督徒若要跟随祂,就必须走谦卑服从之路,即使这意味着背负苦难。十字架不是失败,而是爱的极致。
5. 「因此,天主高高举扬了他,赐给他一个名号,超越一切名号;」
背景:耶稣的降卑并不是终点,天主因祂的服从,把祂高举,赐予祂无上的尊荣。
灵修意义:天主的逻辑与世人不同:人想靠抬高自己来获得尊重,但在天主的计划里,唯有谦卑的人被高举。耶稣告诉我们:放下自己,天主必会在时候来临时扶起你(参阅路14:11)。
6. 「使天上、人间和地下的一切,一听耶稣的名号,都屈膝叩拜。」
背景:这是一个宇宙性的宣告。耶稣的名字超越一切受造物,不论是天使、地上的人,还是阴间的灵,都要承认祂的主权。
灵修意义:呼求耶稣圣名,具有救恩的力量(宗4:12)。基督徒在祈祷中常用耶稣圣名,这是对祂至高尊荣的信赖和宣认。
7. 「众口同声明认耶稣基督为主,以光荣天主圣父。」
背景:“耶稣是主”是最早的信仰宣言之一(希腊文:Kyrios Iesous)。承认耶稣是主,不仅是口头的告白,更是生命的归属。
灵修意义:基督的荣耀不是祂自己独享,而是引领我们归向圣父。基督的整个使命,就是让天主圣父得到光荣。我们的生命和宣认也应如此:一切为了光荣天主。
总结
这段“基督赞歌”向我们展示了 两个运动:
基督的降卑:放下天主的荣耀 → 成为人 → 成为仆人 → 服从至死 → 十字架。
天主的高举:复活 → 荣升 → 超越万有的主 → 万口同声宣认祂。
对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有三点启示:
谦卑是通往天主的道路:基督的榜样告诉我们,凡自卑的,必被高举。
服从带来生命:服从不是软弱,而是把自己交托在天主的计划中。
耶稣圣名是救恩的源泉:我们在祈祷和生活中常呼求祂的名字,因为“没有别的名号能使我们得救”。
福音 恭读圣若望福音 3:13-17
这段圣若望福音 3:13-17 是非常核心的救恩启示,常被称为“福音中的福音”,其中第16节尤其被视为基督信仰的核心经文。
1. 「那时候,耶稣对尼苛德摩说:」
背景:尼苛德摩是公议会的法利塞人,夜里来见耶稣(若3:1-2),想探求祂的教导。他代表了当时虔诚但仍在摸索的以色列人。耶稣在此对他说出深奥的救恩奥迹。
灵修意义:尼苛德摩象征那些心中有追求,却仍在黑暗中摸索的人。耶稣乐意向寻找真理的人启示祂自己。今天,我们也常像尼苛德摩,需要在祈祷和读经中夜里“来见耶稣”。
2. 「没有人升过天,除了那从天降下来,而仍然在天上的人子。」
背景:耶稣强调祂的独特身份:祂是从天主那里来的,祂既在地上,也在天上。祂是天地之间唯一的桥梁。
灵修意义:人靠自己无法达到天主,唯有通过耶稣。基督是天人之间的中保(参阅若14:6:“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我们的信仰不是自力攀登,而是信赖天主赐下的道路——耶稣。
3. 「正好像梅瑟在旷野里高举了蛇,人子也要同样被举起来,」
背景:耶稣引用《户籍纪21:4-9》:以色列人在旷野因犯罪被蛇咬,仰望梅瑟举起的铜蛇便得救。那铜蛇预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被高举。
灵修意义:基督的“被举起”既指祂在十字架上的受死,也指复活与升天。仰望祂十字架的人,获得医治与生命。今天,我们面对罪恶的咬伤,只有注视被举起的基督,才能得到痊愈。
4. 「使所有信他的人,在他内得到永生。」
背景:旷野的以民需要“望向铜蛇”才能活;今天的信友需要“信赖耶稣”才能得永生。信德是救恩的门槛。
灵修意义:永生不是等死后才开始,而是在与基督的关系中已经开始。凡信他的人,已经在祂内拥有新生命(若5:24)。信仰不是抽象观念,而是活生生的关系。
5. 「天主这样爱了世人,甚至把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背景:这里展现了整个救恩史的根源——天主的爱。祂不是只爱以色列,而是爱“世人”,即全人类。祂的爱具体到把最珍贵的——独生子,赐予我们。
灵修意义:这句话揭示了天主爱的深度:不是给予财富、健康,而是把祂的圣子交托出来,甚至走向十字架。我们的一切信仰行动都应从这个爱出发。
6. 「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背景:天主的救恩是普世性的,任何人只要信,就能得救。与之相对,不信的人自陷于灭亡。
灵修意义:信仰耶稣不是一种选择性的爱好,而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我们信祂,生命就被带入永恒;我们拒绝祂,就走向丧亡。
7. 「因为天主派遣他的儿子到世界上来,不是为定世人的罪,而是为使世人藉着他而得救。」
背景:许多犹太人期待一位审判的弥赛亚,来惩罚恶人。但耶稣第一次来,不是定罪,而是施恩。祂带来救恩,审判要到最后时刻才完全实现。
灵修意义:基督的态度不是先责罚,而是先拯救。我们若拒绝祂,才会因自己的不信而自陷于定罪。耶稣的心怀是怜悯与拯救,祂的降生是出于爱。
总结
若3:13-17 向我们揭示了福音的核心:
耶稣是天地之间的唯一中保——只有祂能引领我们归向天主。
十字架是救恩的标记——就像旷野的铜蛇,人子被举起,带来医治与新生命。
天主的爱是救恩的源泉——祂甚至把独生子赐给我们。
信仰是通往永生的钥匙——凡信祂的人,就不致丧亡。
耶稣来是为救,不是为罚——这是我们信仰中最安慰人心的真理。
在今天的灵修中,我们被邀请:
在试探与罪恶的咬伤中,常常仰望十字架。
在生命困境时,相信天主的爱比死亡更强大。
在祈祷和生活中,勇敢呼喊“耶稣”,让祂成为我们永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