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二十:梦与命运(3)


2024-10-18 16:29:58 作者:王正光 来源:信德网

(三)命随善变

①厚待贼人之女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命运观念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早在西周初年,《尚书·康诰》中就有“惟命不于常”的说法,告诫上天的大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行善或行恶来改命。

这里说一个大家又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这个人就是窦燕山。妇孺皆知的《三字经》里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内容。但是窦燕山究竟是个什么人?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窦燕山是五代时燕山人,名叫窦禹钧。三十五岁还没有儿子,一天夜里,他梦见祖父告诉他说:“你不但无子,而且短命,应当早一点修德来改变命运。” 窦禹钧得知自己命薄福浅,因此尽力多做好事。窦禹钧家里有一个仆人偷盗二百千钱,还写了个“卖女契约”,放在幼女的背上。契约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之夭夭。面对这种无赖,窦禹钧既不报案,也不追究。因可怜这个幼女,便烧毁了契约,将幼女视同己出,养育成人,并选择良善人家婚配出嫁。   除此之外,他还慷慨解囊,济困扶危,解燃眉之急。他对同宗外戚,有不能办丧事的,就出钱帮助办丧;有无钱嫁女儿的,就出钱购置嫁妆,帮助嫁女。窦禹钧估计每年收入,除日常开支外,其他全部用来救济他人。他自己家里节俭朴素,无金玉之类的装饰,妻妾无华丽的衣服,过着一般平民一样的日子,由此节约下来的钱,在屋宅南面建了一座书院,积聚书籍几千册,聘请良师,招来四方孤单贫寒的子弟,供他们优厚的伙食,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不久他连生五子,都长得聪明英俊。这时他又梦见祖父对他说:“你几年来,功德浩大,天界已经登记了你的名字,延寿三十六年,五个儿子都会显贵。你应当再接再厉,不要松懈。”正如祖父梦中所言,后来大儿子窦仪做了礼部尚书,二儿子窦俨做了礼部侍郎,三子窦侃做了左补阙,四子窦偁做了右谏议大夫并参与大政,五儿子做了起居郎。8个孙子也十分优秀。这就是《三字经》里概括的内容。杜公享年82岁,无病无痛,谈笑而逝。

五代十国时期的宰相冯道有《赠窦十》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同时,他由此对神秘莫测的命运,发出无限感慨。他吟咏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天道》)“谁以为命运女神不会改变主意,谁就会被世人所耻笑。”(【英国】蒲柏《仿贺拉斯讽刺诗集》)。

②善待忠良之后

据《阴德传》载:唐朝彭城有个人叫刘弘敬,字元溥。世世代代居住在淮河淝水之间。家有资财数百万,常积德而不夸耀,做人低调,人们都不知道他。他家虽然很富,但取之有道,不招人怨恨。他拿出钱财帮助别人,施给别人恩惠,从不希望有所报答。长庆年间,有个道行深厚的修行人,在寿春路碰巧遇到元溥,对他说:“噫!先生停一下,我有话要告诉你。”元溥见他一本正经,就请他进入一家茶馆,坐定后,香茶润喉,这时元溥开口:“先生,请问有什么话要说?”那位先生说:“您财产很丰厚啊!然而二三年以后,你的寿数就要没了。怎么办?”元溥听后大哭说:“夭折短命是天意,先生您对我有什么办法?”先生说:“相好,不如德高,德高不如度量大。你虽然寿不长,但德很高厚,至于度量就更宽大了,我暂且告诉你后事。在二三年之间,多积功德,或许有希望延长寿命。要知道一德可以消百灾,还可以享受爵禄,又何况寿命呢?希望你努力行善积德,我三年以后还会再来。”说完就走了,元溥流着眼泪送别了他。

人的德行,都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细微末节。元溥有一个女儿将要出嫁,花了八十万钱得到四个女奴,作为女儿的陪行。其中有个名叫方兰荪的女孩,美丽非凡,而且那风骨姿态很不象平常家庭出身的人。元溥就察问她的情况,她迟延很长时间才回答说:“贱妾有死罪,不敢说。主人既然深感惊讶,我怎么还敢隐瞒呢!我家世代为名门之家,家本来在河洛,先父在淮西作官,不幸遭受吴寇反叛,专横暴戾,因我们的姓与皇上的姓相同,怀疑是皇家的近亲戚属,家人都身死贼寇刀下,家产也被没收,有冤无处申诉,其他的亲属也在贼寇被平乱之后强收为俘,再也没有音讯。我偶然逃脱,几次更换主人,现在到了这个地方。”元溥听完叹息很久,说道:“鞋虽然是新的但不能放在头上,帽子即使是旧的也不能踩在脚下,你虽然家族丧亡,但你是名家的后代,又有这样的冤恨,连三尺的儿童还知道事有不公,况且大丈夫呢?”他不怕受牵连,不怕溅火星。责无旁贷地说道:“今天我如果不能挽救你,并昭雪你的冤恨,就是神明也会杀我呀!”就又问她的亲戚的情况,知道她的外祖父姓刘。马上就把卖身契烧了,并收她为外甥女,用五十万家财,在他自己女儿以前让她先出嫁了 。

长庆二年三月辛卯,兰荪出嫁不久,元溥梦见一个人,披着青衣,手里拿着象简,跪在地上对他参拜,急促而流着眼泪说:“我就是兰荪的父亲,感谢您的恩德,怎么才能报答呢?我曾听说阴德是能够感动天地的,现在您的寿限将要结束,我应该到上帝那里给你请求,所以特来奉告。”说完就走了。过了三天,元溥又梦到兰荪的父亲站在庭堂前,穿着紫衣拿着象简,身后站着很多跟随他的侍卫,上前感谢元溥说:“我没有什么才智,有幸能够在上帝那里为你请求,上帝准许我延长你二十五年的寿命,而富达三代,子孙再也没有后祸。那些残害我们家的贼寇,全都抓获归案审理。现在活着的要有灾祸到身,已经死的要让子孙受连累。上帝又怜悯我的冤仇,批准我任重要职务,将掌管淮海之间的山川。”然后就呜咽着一再拜谢,依依惜别。第二天,元溥还很留恋梦中情景,但也没有深信。

三年后,以前那个先生果然来了,迎着他就祝贺元溥说:“您的寿命延长了,再让我看看眼眉到头发之间。”元溥就把帽子旁侧露出额头,一边看一边说:“噫!你有阴德感动了上天,从今后寿命延长二十五年,富贵达到三代。”最后元溥才把兰荪父亲说的话告诉他。先生说:“过去韩子积阴德保护了赵氏,太史公认为韩氏十代都能官位达到三侯,是有阴德的缘故。况且兰荪的家里没有后代了,兰荪已身为卑贱的奴隶了,像这样你都能不顾花费很多钱财,也不贪她的美丽姿色占有她,反而能抚恤她这个孤儿,难道这不是很厚的阴德吗?” 世人当深深的相信,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

莎士比亚把命运女神比作一个踩石球的姑娘,他说:“叫你明白,意义深就深在这里——她是在变动中,是不定的、无常的、变化莫测的;她的双脚是站在一个石球上,石球滚呀滚呀滚呀……”(《亨利五世》)滚向爱心善海的人!

 ③救助投水之妇

湖南的潘解元,随同两位朋友进省城参加乡试,投宿旅店时,遇到一位仙风道骨的修士,偷偷告诉他的两个朋友说:“那位潘君将有大难临头,你们俩必须赶快躲避他,免遭牵连。”于是两个朋友就借口房子太小,说着他们各人赠送二金给潘,让他另外去找旅店。于是潘就离开,投宿到另一家小店。夜间他闲步走近湖边,忽然看见一个女子要投水自杀,急忙上前询问,女子说:“丈夫买棉花织布,积下了好几匹。丈夫出门后,我卖了布得到四金,没有料到得到的都是假银子。丈夫回来后一定会责难我,所以想一死了之。”潘听后急忙拿出身上的四金送给她,女子感恩戴德自不待言。回店以后,因为缺房钱,遭店主痛骂后被拒之门外。万般无奈的潘君只好背着行囊,去到一所小寺庙里借宿。

晚上这个庙里的僧人,梦中看到许多天使笙簧丝竹杂奏,管箫钟鼓和鸣,随云下降。他听到一位天使说:“考试录取榜已定,只因为原定的解元近来作了损德的事,上帝把他除名了,如今还无人代替。”另一位神差说:“这寺庙里的潘生可以。”那位神差答道:“他的命相应当横死暴毙,怎么可以作解元呢?”另一位神差走到潘君的床边,用两只手摸了一下潘君的脸,说:“你看,现在不就是解元形象了吗?”天使这一摸,潘君居然相貌端正了许多。

寺僧暗暗记住了这个梦,第二天,僧人对潘厚加款待,并告知梦中情境。待考试完毕后,潘往二友住的旅舍探望,并感谢赠送的住宿费,这时又遇见那位先生,一见大惊说道:“你做了什么阴德,变成了这个非凡的相貌?恭喜你已经考上第一名了!”张榜时果然高中榜首。

一个人行善,绝不是勉强为之,而是打心眼里倾囊相助,像决堤的江河大水,不可抵挡地滚滚而去,义无反顾地决然而然。当时潘君如果顾虑自己的住宿费等,那么他的善举就会终止。也就不会有逃避横死的厄运,和高中解元的恩宠。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一事当前首先是考虑自己,还是去拯溺扶危,这是一个人良知良能高下优劣的分水岭、试金石。

这件事载于《感应篇笺注》,它的作者写完这件事之后,也联系到自己的一件往事与其对照。他说:回忆到己巳年的冬天,我在澄江(江苏江阴县的别称)官学应一小试,当时学校有个仆役名叫朱君玉,他丢失了别人寄放在他那里的钱,痛不欲生。我听到后很同情,想要帮助他少量银钱,苦于自己的盘费缺乏,没有出手周济。没过多久,我就回家乡昆山。等到试官发下长洲复试的名单,我已排列在第二,但是案卷上只有座号,没有姓名,人们都不知道是谁。我就因复试不到被徐名。当时昆山实际上并无长洲的案卷,长洲人只有朱君玉。朱与我又不很相识,当初也不知道第2座号就是我。假使当时我不顾自己盘费,稍微帮助他一些钱,他一定会在感恩之下,把补考的情况告诉我,我也不至于有除名的后果。最后他感叹道,与潘君相比,倍感惭愧。

无数事实证明,尽管命运受到上帝的预定和原罪的影响,但个人的信仰、努力和自己的选择同样重要。教会鼓励人们通过信仰、祷告和善行来积极影响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完全是被动的躺平。

在神的计划中,人的命运与神的旨意紧密相连。人们需要通过信仰和驯服来回应神的旨意,并影响自己的命运。这些观点构成圣经中对命运的全面解释,强调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命运面前的积极态度。

本文标题: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二十:梦与命运(3)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