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八:梦与品德(1)


2024-07-04 17:06:10 作者:王正光 来源:信德网

(一)遇恶责己 退思补过

所谓品德,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品质,也称为德性和品性。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这是一种修养。遇到恶逆凶事,首先要内省自己,先思己过,就是这种修养的一种表现。

据《新序·杂事》等古籍记载:一次晋文公出巡时,路上遇到一条大蟒蛇,如堤坝一样挡住去路。晋文公认为,遇恶是“罪过在身”的反映,一定是自己犯了罪,上天才派遣巨蟒挡路,以此来警示自己。一事当前,晋文公先能罪己,对罪的敏感性可赞可佩。于是他下令队伍返回。这时他的近臣却说:“现在祸福已经显现,现实已经不能改变,何不索性冲杀过去?”深明大义的晋文公对众臣僚晓之以理,说道:“神的力量不能超越人间的正道和礼仪的规范,而凶兆的妖象邪气也不能战胜人间的德行。现在祸福还没有真正显示出来,我们只真心忏悔,努力改过,就来得及改变这预示的厄运。”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高鬼神钦”,知错必改的忏悔者,得神助祐,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善良觉悟的人,头顶光芒万丈,鬼神钦佩,只会庇荫,不会侵犯。说完便命一小吏守护这条蛇,他毅然率众策马回宫。

回来后,晋文公斋戒三天:虔诚地祈祷上苍,严格审查自己。他对“天帝”痛悔说:“我的第一条大罪是,以前我祭祀天帝时,祭品不甚丰厚。第二条罪是我对民众征税过重。第三条罪是对百姓刑罚过分严厉。我愿意悔过自新。”晋文公说到做到,随即出台了许多良策善谋,并落实在治国安民的实践中,兑现承诺立竿见影。晋文公重耳的温良恭俭让,感动了上天。五天后天使杀蛇相助,其情其景在守蛇的那个小吏的梦中显示了出来:那个留驻看蛇的小吏,在睡梦中,看见一位威武的天使,挥剑宰杀了这条巨蛇,并说道:“这蛇为何要阻挡圣君之道!”小吏一梦醒来,看见那条蛇不但死了,而且臭了。

《说苑》里指出:“妖孽者,天之所以警天子诸侯也;恶梦者,所以警士大夫也。故妖孽不胜善政,恶梦不胜善行。至治之极,祸反为福。”对此贾谊进一步指出,说道:“天子恶梦则修道,诸侯恶梦则修政,大夫恶梦则修身。”从帝王、诸侯到大夫若遇凶兆的警示,都要毫无例外的反省自己,修身立德。其实在神的眼里,能够忏悔的人,都可以不咎既往。因为忏悔者通过深刻的自我剖心析肝的内省,重建人的心灵中向善禀赋的纯粹性,实现向信念的圣洁性准则的转变,实际上这是对灵魂的刮垢磨光,涤浊荡污的洗心革面。一些慧眼独具的智者,甚至于能看见 “在忏悔者的背后有美丽的极光。”([日本]荻原朔太郎《极光》)这是多么神奇的灿烂辉煌!

梦的核心是神与人之间的私密关系。如果虔敬奉神,真心悔改可以化恶梦为吉祥,这就是梦“应之以德”的说法。晋文公励精图治,得神助佑,终成霸业。可见道德如同宝石,珍贵而习习生辉。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年年灾难不断,各种灾害频发,那些执政者是否也能以圣贤为楷模,退思补过,拷问自己的灵魂?!

(二)羡人得利 责己妒心

一般来说,梦中的人是无法掩饰自己的,梦中的自己应该显得比清醒的自己更加真实,灵魂深处隐匿的东西,或好或坏、或善或恶、或优或劣,因无所顾忌而放任自流,其本性自然暴露无遗。正于柏拉图所说:当理智,人和统治力量都入睡时,我们自身中的野兽就开始吞食酒肉,任何一种可以想象的罪行,在这样的时候,人都会愿意去触犯。他还说:“在我们所有人心中,即使是在善良的人心中,都存在一种无规则的野兽本能,它在人入睡时出来活动。”(《国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毫无约束力的梦境里,大大小小的过错,就更会大大方方地跑出来现身,即使是圣贤也难免有这原罪的孽根出没。  清末名臣曾国藩有一次在睡梦中,就有过灵魂瑕疵的暴露。他在日记里记录了这个梦。他写道:“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梦见别人得了好处,自己心里有羡妒之意,显然是眼红他人得了便宜,自己没沾到油水而不快。醒后,他觉得自己的表现卑鄙无耻!

圣贤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不是白璧无瑕,而是圣贤决不轻易地放过自己一点一滴的“恶”,即使是芥子之微也要痛下针砭。对此曾国藩深刻地反省自己,并痛骂自己“卑鄙龌龊”,还由此及彼地举一反三,自揭疮疤。他写道:“不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怦然心动,真可谓下流矣!与人言语不由中,讲到学问,总有自文浅陋之意。席散后闲谈,皆游言。见人围棋,跃跃欲试,不仅如见猎之喜,口说自新,心中实全不真切。……”(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日《曾国藩日记》),毫不留情地“坦白”了一连串的丑陋,并痛加贬责!尽管这些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真正的道德心,是为完善的生命而被授予的。因而怀有道德心的人,自然有一股洗涤心灵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更有光泽。正于蒙台涅所说:“我以为,梦中关于我们的意想所作之解释是可信的;但是要想分析并理解它们是需要一种技的。……况且柏拉图说过,智慧的功能便是从梦中吸取教诲,去照亮未来。”(《散文集》

就从钱财来说,曾国藩作为湘军最高统帅,拥有绝对的财政大权。朝廷发放湘军军费,由他签发,如果他稍有贪念,要积累百万财富,那真是唾手可得。但曾国藩不仅不从军中取一文钱,而且他拿到的俸禄,也总是无偿捐出,作为军费和军饷。正所谓“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管子《管子·戒》)他为官清正廉洁,还教育他的后代子孙不可沾染奢侈之风,富贵之气;不主张给子女蓄积钱财。受到曾国藩的影响,曾家的后代子孙自力更生,追求上进。有人统计曾氏家族从曾国藩开始,近200年间,8代人中,没有一个败家子。曾家子孙中有近两百人受过高等教育,有名望的人才,高达240余人。这在梦中吸取的“智慧”,成了他及其子孙后代的内心的灯塔, 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和锦绣前程,这天恩福泽正是按“德”分配的。“德行和价值的标准是美德。而正义就是按照美德来分配善(包括幸福)。”(【美国】弗兰克纳《伦理学》)正如古圣所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品德高尚,金钱和财富都会随之到来,反之,品德败坏,金钱和财富都将远离。人有多大德,就有多大财,德不配位,即使家财万贯,也终将被挥霍散尽。

瑞典圣哲史威登堡认为,梦到自己的过错决不是坏事,恰恰是神对自己的厚爱。他如是说:当一个人越发进入人性的深处就越发发觉自己的罪恶,这是所有圣徒共有的感慨。他自我剖析地写道:“我发觉我比别人更加不堪,是罪人中的罪魁。因为主引我更深入地进入我的思想。我发现罪恶的源头在此,然后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如此,相对而言,我的罪恶出之更深的源头。我发觉自己的不堪和罪恶比别人更甚。自称不堪是不够的,因为可能是违心的,可能是虚有其表,从心里发现自己是罪人,这是圣灵的恩典。”他出奇的认为,梦到自己的过错正是神对自己的奇宠异爱,因为一般人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有“罪”,尽管自己毛病很多。这是常人的通病,所以教会允许一些基督徒在办“告解”时,在告明自己省察出来的罪后,再补说一句:“还有审查不到的罪,认不出来的罪,别人因我犯的罪,都求神父罚我、赦我。”由此可见“吾日三省吾身”是何其不易。所以圣贤们才有“梦中见己恶”,是神的宠爱的肺腑之言。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借“梦”之机,除恶务尽,斩草除根。他们将“梦罪”当作灵魂升华的天梯!

史威登堡在灵性里思考,如何才能避免一切不洁净的东西呢?他深挖细查,发现“它”总是自我涌现出来,其源头乃是人性中的骄傲和虚荣。为了通俗易懂地说明这个问题,他联系他自己的实际举例说道:“比方说,如果有人不按我自己的估计看待我。我发现我心里总是会说:‘哼,你若知道我获得了怎样的恩典,就会刮目相看了。’这时是不洁净的,是从虚荣心发出来的。我总算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向神祷告,祈求饶恕,也求别人享受同等恩典。我由此清楚的看出,又有一种可怕的罪恶存于我身,完全没有转变。这是亚当的根,人类的原罪。不仅如此。还有无尽的罪恶植根在我心里。当我看到一家书店,立刻有念头浮现出来。‘我的著作一定比别人的更有价值。’但我立刻醒悟,万事互相效力。我们的主有千方百计去预备一个人。因此,每本书都有它的价值。根据每一个人理性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然而骄傲自负还是会涌现出来,求神克制。能力在祂手中。”(《梦日记》60~78 )

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神就在他的心中。走笔至此,忽然想到蒋中正先生的一桩小事。一次,他在街上行走,对一位女士多看了几眼,事后,他十分严格的谴责自己,并在他的日记里,为自己记大过一次。(自《蒋中正日记》)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常人眼中对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此苛责深究,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其实不然,熟读圣经的蒋先生,当时也许心中突然响起了神的警示:“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玛5:27~28)这如雷贯耳的警告,和“万恶淫为首”的古训,怎能不使他严厉斥责自己呢?由此可以看出,美德是对高贵事物的向往和获得这种事物的能力。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一颗纯正无邪的良心。

此时,想到一些英雄豪杰、圣贤义士,一生一世为拔掉亚当遗留的毒根,对自己灵魂穷追猛打,从不懈惰,志坚行苦,圣神充满,人尽仰之。这里顺便提一句,这些灵魂纯全的义士,将是上帝帐下的天使神差。这种看法古已有之。“我们一定不要……违反自然,把好人的……肉体送进天堂;但是,我们必须确信,由于他们神圣的本性和法则,他们的德性和灵魂已被转变成超出常人的英雄,又被转变成超出英雄半神半人,然后,像人会仪式一样,经过最后的净化和涤洗,就会使他们超出半神半人,从一切肉体和感觉的东西中超脱出来,这样不靠人类的法令,而由于确实的正义理由,使它们上升为神,被允许进入最伟大而神圣的完美是中”,(【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人物对比传记·罗米拉斯传》)他们对自己心门的严防死守,必然取悦于上主,会与天神一样,伴主左右。

本文标题: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八:梦与品德(1)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