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友玛利亚突发重疾,神父、修女、教友时时记挂着她,她在家书中写道“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路这么难走”?像不像孩子在对父母诉苦?
我们可以在耶稣随后在纳匝肋会堂的讲道中找到答案,这些话清楚地指向约旦河边的受洗:“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路4:18)。
祂裹着襁褓,躺在马槽,天使高声赞颂:“天主受光荣,世人享平安”(参阅:路二6~14)。发现祂的白冷牧人也心中充满喜悦!是的,这是在两千多年前发生的事,因同一位圣神的工作得以更新。
通往厄玛乌的路是双向的:它有来有往,跨越于一座以文化相遇为根基、促进相互充实和改善的桥梁上。
早上八点半,上海教区的沈斌主教带领神父、修女、修士二百余人及教友们千余人,从中山堂前的三圣亭祈祷开始,开启了圣母游行仪式,大家手捧鲜花、手拿念珠,边诵念玫瑰经边沿苦路拾级而上,由十八位年轻的神父们分成三组
吕守德在父母亲的影响下,7岁时初办告解,9岁时就抄写苦路经、玫瑰经、圣心月、圣母七苦等,也是9岁的时候就把这些经文都背诵了下来。吕守德的信仰在这种浓厚的氛围中深深扎下了根。
一次她和我分享:‘不管多苦,不管多累,我们的奉献生活不能离开天主。’来自重庆的陈碧容修女也谈到:袁修女的生活表样堪为我们修道人的师表。
辉煌的历程是说十五来所做出的辉煌成绩,被这么多的读者所接受和喜欢;艰难的历程呢,可以说走这么长的路,信德室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大的艰辛。
杨老师一生在意的就是追求信仰的真理,他为了信仰的这个真理,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委屈,遭受了很多的误解,所以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孜孜以求真理的人。当看到他的书籍的时候,也证明了这一点。
军帐中有知情者说:“青草坡”是一个野草丛密的大坡道,距营地有十里路。”魏颗心有所悟地在草莽丛生的青草坡布下伏兵,然后扬言班师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