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方济各的“相遇文化”思想简介


2024-06-11 13:37:47 作者:罗晓平神父 来源:信德网


    教宗方济各任职后,有许多新颖的社会训导思想。本文重点介绍他的相遇文化思想。首先介绍他相遇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次介绍相遇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最后介绍相遇文化对我们信仰生活的挑战。

一、时代背景简介

    在这个时代变革中,我们目睹了诸如新冠大流行病的一些情况,也明显地揭示了社会结构性不公正对整个人类的影响。社会差距、贫困、被迫移民及其他灾难持续增长。由全球化消费资本主义带来的奢侈生产模式及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环境恶化似乎难以阻挡。武装冲突不断发生,且有增无减。全球政治显示出它的不成熟性,不具备面向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能力。宗教间的冲突也常常发生。

     此外,我们正在目睹家庭的危机,家庭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无法提供重要的参考点和教育共同的价值观。人们追求强烈但短暂的情感,以提供短暂的享受;以最小的努力寻求最大的享受,避免任何努力。人们也正在经历沟通危机;面对日益复杂化、虚拟化的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对应着沟通本身的肤浅性和匿名性,有效地导致了真实人际关系的取消,有利于个人主义和孤立。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宗方济各于2020 年 10 月 3 日在圣方济各‧亚西西墓前发表了他的通谕《众位弟兄》(Fratelli tutti,以后简称FT)。这个通谕内容非常丰富,我根据本通谕中提及的相遇文化思想(FT216-221)及其它文本中有关相遇文化思想,简要介绍方济各教宗的相遇文化思想。

二、相遇文化的特征

1.相遇赋予相遇者尊严与价值

     尽管方济各写了很多关于这个主题的著作,但他并没有完全定义他所说的“相遇”的含义。相遇文化意指我们作为人民,应热衷于彼此相遇、设法彼此联系、架设桥梁,并计划一个所有人都可参与的项目,从而形成某种对生命的期盼和生活模式。这种文化的主体是整个人民,而不是试图借助专业及媒体资源来安抚社会上的某部分人(FT216)。

    方济各教宗对这个术语的使用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对其进行澄清。见面是两个人的相遇和相互承诺。带来相遇和参与的能力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形式。为了遇见另一个人,你必须能够超越自己,欣赏你所遇见的人。当一个人开始了解对方的真实面目,当一个人自由地转向对方以肯定他或她的身份,当一个人进入一种尊重的关系时,这种对自我狭隘界限的克服就会发生。反过来遇到的人具有自我超越性,这赋予了他尊严和价值。

因此,这次会面是两个自我超越的存在的会面,赋予了他们超越物体的精神特征。这些自我超越的形式体现了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在人际互动中,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人。任何关于人类如何对待彼此的具体规则,都是尊重人的自我超越的具体体现。尊重一个人的自我超越,就是尊重他们的认知能力、自由选择能力以及建立关系和爱的纽带的能力。

另一方面,你遇到的人反过来也有义务表现出这种尊重,正是因为他们也具有自我超越的能力,不受自我意识的限制,而是能够真正以同样的方式遇见对方,一个相似的人。因此,每个人都是对另一个人的一种责任。每个人的自我超越能力都需要另一个人的自我超越能力。一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要求他也能被他人认可和理解。一个人的自由需要另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与他人联系的能力需要通过关心他人来获得认可和支持。这一切都隐含在方济各教宗所说的“相遇”中。

    教宗强调,相遇首先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并在互爱中达到圆满。但他也坚持认为,当一个社区积极与另一个社区接触,承认他们的价值观和权利时,这种相遇可以在社区中进行。因此,相遇可以在社会上举行,并有助于形成社会、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宏观关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相遇将有助于促进社区内部以及全球国家之间的正义与和平。这次相遇可以带来方济各所说的“社会友谊”,其效果也会对政治机构产生影响,有利于所谓的“政治之爱”。人与社区之间接触的这些社会维度将推动我们努力“创建更健康的机构、更公平的系统、更具支持性的结构”(FT186)。

2.相遇是生活的艺术

     教宗是这样解释的:“在相遇中总是有一个动作。如果我们都停滞不前,我们就永远不会见面。“生活是相遇的艺术,即使生活中有很多冲突”(FT, 215)。但这就是生活:相遇的艺术。相遇就像生命的氧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相遇文化,因为“作为一个民族,我们热衷于想要见面、寻找接触点、建立桥梁、规划涉及每个人的事情”(FT216)”。

相遇文化教育意味着和平运动的艺术教育,将人民、国家从战争、怨恨和仇恨的漩涡中“拉出来”,引导他们走上对话和研究共同利益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相遇文化,教会并不试图将自己限制在“关系”这个话题上指导某人,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成长,包括知识领域,最重要的是道德和社会领域。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受相遇文化支配的世界,因为当代心态似乎更喜欢冲突和最强者的逻辑,忘记了慈善和正义。然而,通过这种方式行事,我们的世界正在因其自私和对利润的疯狂而死亡:它正在因背叛正义,尤其是慈善而死亡。正因为如此,教宗方济各在世界和平日的第一份致辞中,邀请世界克服“浪费文化”,发展“相遇文化”,将冷漠的全球化与博爱的全球化进行对比,在全球范围内重组为单一且不可分割的人类大家庭。

 因此,相遇文化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人并不生活在孤独中,而是自然的社会存在,与他人共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揭示国家间关系基础的全球治理中,有必要考虑两种使关系更加真实和人性化的态度:慈善-友谊和正义-法律。如果慈善(或友谊)是共融、团结、兄弟情谊的力量,那么正义(或法律)就是它的美德,它使我们与亲近的人保持正确的亲密关系。

3.相遇文化的三个重要要素:热情好客、对话和承诺   

    通谕中强调了相遇文化的许多要素。它们围绕三个参考点:热情好客、对话和承诺。这些对实践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待客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倾听的实践,是“坐下来倾听对方”的姿态。它在于与超越自己群体的人性相遇,并以仁慈为特征,它带来“从有时渗透到人际关系中的残酷中解放出来,从不允许我们考虑他人的焦虑中解放出来”(FT 224) 。关于这一点,通谕提供了令人感动的反思,它说:“一个善良的人放下他的忧虑和紧迫感,去关注,给予微笑,说一句鼓励的话,在世界中创造一个倾听的空间。在如此多的冷漠之中”(FT224)。

    对话首先建立在尊重他人的观点、他人的差异性和身份的基础上,接受其中包含合法信仰或利益的可能性,并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给予一些重要的东西。教宗方济各解释说,对话意味着“走得更近,表达自己,倾听对方,看着对方,了解对方,试图理解对方,寻找接触点”(FT 198),即使可能有些方面不能被假设为自己的信念(FT203)。然而,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人进行比较是完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基础。通过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一个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和文化的特殊性、财富、可能性和局限性(FT147)。此外,对话作为一种相遇文化,还涉及身体维度,通过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沉默、肢体语言,颤抖的手、发红、出汗,以人性的方式呈现给对方(FT 43)。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音乐和舞蹈等语言、视觉艺术和烹饪等其他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如此。

    在相遇文化中,承诺需要诸如温柔之类的态度,定义为“变得亲密而具体的爱”(FT 194),社会包容和团结,具体表现为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脆弱性的照顾。团结是从社区的角度思考和行动,优先考虑所有人的生活而不是某些人侵占商品。但它也在与贫困、不平等、失业和剥夺权利的结构性原因作斗争;是面对金钱帝国的破坏性影响并照顾我们共同的家园(FT 116)。

4.跨文化相遇

在通谕《众位弟兄》中,教宗方济各借撒玛黎雅人与路上被弃伤者的相遇来说明如何缔造跨文化相遇的兄弟情谊[FT8]。撒玛黎雅人没有因为他的文化生活方式的束缚而不去接济需要他帮助的人。相反,相遇的维度使他对人的需要一视同仁。相遇的文化性促使人们对受到侵害的人、民族和文化加以关护,向其张开怀抱,提供治愈伤口、搭建桥梁和促进兄弟情谊的各种途径。

《路加福音》中的另一个场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遇是我们人类文化的一个性质,是对一个公正和充满兄弟情谊的世界的追寻。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在经历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失败后,两个门徒大失所望,想回到厄玛乌,重拾他们以前的生活。承载着他们对默西亚的所有希望的师傅已经被处死。十字架“丑闻”正在将他们引向与相遇相反的方向。当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失望而烦恼时,被钉在十字架上但又复活了的耶稣走近了他们,通过开始与他们交谈使他们邀请自己一同进餐,并在期间掰饼时被认出来。他们遂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与留在那里的同伴们相聚。

当所谓“厄玛乌的门徒”跟随纳匝肋人耶稣时,他们仍然被困于自己僵化的文化视线中。由于不具备批判的眼光,他们无法真正与师傅相遇:后者的讯息在此前赋予他们生命以意义的文化范畴中无法被接纳。这些文化范畴将耶稣的解送、受难和圣死解释为拯救以色列使命的彻底失败。其结果是,在百思不得其解中,他们正在走回以往的一贯生活中。

耶稣于是采取主动。起初,祂与失望的门徒们并肩而行,在很长的一段路程中陪伴他们,认真聆听他们的故事。祂努力与门徒间搭建桥梁,从他们对所发生事件的解释中理解其文化范畴。耶稣创造条件,以扩展门徒的视野及敏感性:通过运用他们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类别,祂提出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理解已发生的事件。在分享自己对这些事件的体验的同时,祂为两个门徒的经历带来了一道新光。

于是,我们称之为“跨文化相遇”在这里发生了。耶稣并不停留于用可理解的语言表达理性话语,而是主动制造了个人的相遇。这就是为什么门徒们恳请他留下来的原因:他们感到这种经历丰富了自己,希望与祂分享自己的家和餐桌。最后,他们越过了耶稣搭建的“桥”,向相遇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他们在祂掰饼的时候认出了祂”。文化相遇在那些人中间产生了深刻的共融,他们对现实的理解此前受限于尚不具备相遇维度的文化范畴中。

文化交融可以使相遇感染更多的人。门徒们不能安闲地呆在家里,独自围桌而坐。他们必须迈出家门,去接近其他人,分享那道与耶稣的相遇带来的新光。通往厄玛乌的路是双向的:它有来有往,跨越于一座以文化相遇为根基、促进相互充实和改善的桥梁上。

5.相遇文化是对冷漠文化地克服

     2016年9月13日,教宗方济各在弥撒中强调:我们要努力缔造一个真正的相遇文化,借以克胜冷漠文化。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复活纳因城寡妇的独生子。教宗说福音事迹要我们对相遇深入反思。很多时候,人们错身而过,却没有相遇。每个人只想着自己,对他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相遇则是另一回事,今天的福音向我们展示何为相遇:一个男人和一个妇女相遇;一个活着的独生子与一个死了的独生子相遇;一群快乐的人和一大伙痛苦流泪的人相遇。这群快乐的人遇到了耶稣,并跟随祂走近城门;而那一大伙伤心的人则陪着死去了独生子的母亲从城门走出来。这相遇使我们省思我们彼此相遇的方式。福音告诉我们,上主动了怜悯的心。

   教宗表示,这怜悯之心与我们不同,例如:当我们在街上看到不幸的事时,我们会说『真可怜!』耶稣没有转身不顾,而是动了怜悯之心。祂走近那位寡妇,与她真正的相遇,随后行了奇迹。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温柔,而且还有相遇的硕果,每次相遇都能结出硕果。每次相遇都能让人和事物恢复其原位。

我们已经习惯于冷漠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祈求相遇文化的恩宠,使我们能结出相遇的硕果,使每个人重获天主子女的尊严。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冷漠文化,当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天灾或人祸时会说:『真可怜,可怜的人,他们受了很多苦』,却不曾停下脚步。光看是不够的,要看到;若不停下脚步,不去碰触,不说话交谈,就无法相遇,也不能推动相遇文化。福音记述众人看见了都害怕起来,并光荣天主,因为祂让天主和祂的子民相遇。

教宗说他也喜欢在这里看到耶稣每天与祂的新娘—教会相遇。教会在等待着耶稣的再次到来。教宗重申这是今天的讯息:耶稣与祂的子民相遇。我们都需要耶稣的圣言,都需要与祂相遇。在家里吃饭时,多少次我们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者写手机短讯。每个人对这种相遇都无动于衷。在社会的核心,家庭中也没有相遇。愿这讯息有助于我们努力建设相遇文化,就如耶稣所做的那样。不仅要看,也要看到;不仅要听,且要听到。不要错身而过,却要停下来;不只是说『真可怜,可怜的人』,也要动起怜悯之心。然后去接近,去触摸,并说出每个人在那种情况下都该说的话,发自内心的话:『不要哭泣了!』这至少可以让人感到生命多一点温暖。

三、相遇文化之路:对话

方济各将通谕中所使用过的某些动词归纳为一个:对话(FT198)。正如文本所言:“在多元社会中,对话是超越短暂共识的最佳途径,使人们认清应享有永久性肯定和尊重的事物”(FT211)。教宗再次表达了他独具一格的见解:人际友爱产生于差异中的不断相遇。教宗指出,现在是对话的时刻。例如,有赖于网络,每个人都在社交网络上交流信息,但对话与枪舌剑的意见交流常常被混为一谈,实际的情况却是以冒犯为主导的各说各的话。另外,教宗敏锐地观察到,这种风气似乎也在政治环境中变得盛行,反过来,它直接反映的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参见200-202)。“真诚的社会对话的前提是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接受对方可能持有的信念或合法权益”(FT203)”。这是兄弟情谊的动力,毕竟,也是其本质特性,“有助于温和地对待不同观念,而不是任由因各持己见引起的冲突造成对兄弟情谊的严重破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话与相对主义毫不相干。正如方济各在通谕《愿妳受赞颂》中所言,如果不是从客观真理或稳固原则出发,而是为了满足个人愿望和眼前需要,法律只会被视为任性的强加或是应避免的障碍。始终需要探索最高价值(参见FT206-210)。

相遇和对话因此而形成一种“相遇的文化”,这意味着民众愿意以热情投身于涉及所有人的事项;这本身虽然不是善,却是一种实现公共福祉的方式(参见FT216-221)。

    教宗也鼓励我们在冲突与修和中迈向新的相遇。 由此,方济各呼吁为相遇打下坚实的根基,为迎来一个治愈创伤的过程。相遇不基于空洞的外交辞令、虚与委蛇的言谈、隐瞒真相和客套等等。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促进相了解,找到惠及各方的交汇点(参见FT225-226)。教宗认为,真正的修和不是逃避冲突,而是在冲突中得以实现,通过透明、真诚和耐心的对话和谈判克服冲突(参见FT244)。此外,宽恕并不表示要在腐败的统治者、罪犯或侵犯我们尊严的人面前放弃自己的权利,而是必须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尊严(参见FT241)。

结论

教宗方济各在其就任的最初几年中最常指出的指导方针之一是教会致力于生活和传播真正的相遇文化。这是他牧灵服务的标志,也是他坚持呼吁我们每个人执行的一项紧迫任务。对于教宗方济各来说,正确理解的相遇文化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特权方式,可以促进教会在所有存在的边缘地区有效存在,并为实现各国人民之间的持久和平做出贡献。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其作为他的牧灵神学的主旋律。

当教宗方济各邀请我们更新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将它们导向相遇文化时,他指的是我们存在的结构,自然地导向关系、发现他人、互动和对话。

    致力于建设一个充满相遇文化和更新的文明的基础是我们成为基督的真正信徒。事实上,赋予我们的新生命植根于一种最初的相遇,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存在,这种相遇必须始终被保存和更新。教宗方济各劝告说:“我邀请每一位基督徒,无论身处何地、身处何种境地,今天都要重新与耶稣基督相遇,或者至少做出决定,让自己与他相遇,每时每刻都寻求他”(《福音的喜乐》EG3),因为“在成为一名基督徒之初,并不是一个道德决定或一个伟大的想法,而是与一个事件、与一个人的相遇,这给了生命一个新的视野,并且,这是决定性的方向”(EG7)。从与耶稣基督的个人相遇中,建立了一种相遇文化,这是人类通往和平的道路!

↓↑ 教宗在圣方济各的墓前签署《众位弟兄》通谕


本文标题:教宗方济各的“相遇文化”思想简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