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多的冷漠之中”(FT224)。对话首先建立在尊重他人的观点、他人的差异性和身份的基础上,接受其中包含合法信仰或利益的可能性,并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给予一些重要的东西。
昏沉中他作了个梦,在这梦幻之中,他居然写了二三百行诗。他一醒来便急忙追记,岂料,才写了54行就听到有人敲门,他起身开门应酬后再提笔时,却记不起来后面的如珠妙语。
如果我们发现有裂缝、有缺口,就应该赶紧将它修复,即使我们不能像乃赫米雅率领众人去修建城墙,我们自己也应该化作一砖一石,堵在那缺口之中。乃赫米雅还着手修建第三道围墙,就是以色列子民心灵的一道无形的围墙。
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不惜失去他们的个人尊严,冒着生命的危险,为脱离困境;他们冒险被卷入那恶性循环的圈子里,陷入悲惨、腐败,以及对他们有害的后果。
缺乏默观,这个祈祷就失去特性,就如保禄六世强调的:‘没有默观,玫瑰经就等于只有躯体而没有灵魂,这样的诵念有沦为机械式地重复着经文的危险,并违反了耶稣的警告:你们祈祷时,不要唠唠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
在亲身试药的过程中,更是风险与危险并存。胆大心细的季德胜,每一次都从容不迫,他认为只有自己逼自己才能闯出一条绝处逢生的路来。
目前,中梵之间的现实状况是双方虽有对话,但仍处于僵持的状态之中,比如:今天政府当局不可能放弃这些新教区,但也不可能承认那些老教区(山东等省除外)。暂时教会当局也不会贸然放弃老教区,而承认新教区。
如果不经常寻求这样的融合,内心的松懈、衰弱、混乱、气馁等危险就近在咫尺了。今日与往常一样,静观与行动的紧密结合,便能承担最困难的使命。
基督深处苦难之中,天父却不在场。天主的爱就在基督的不幸和天主的不在场之间,这种爱的作用不在于提供抚慰的力量。因此,基督教应该是苦难的、不幸的人的宗教,真正的基督徒过的应该是受苦的生活。
在原祖背命后,天主赐生命的神多次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之中,召唤先知们劝化被选者回归天主,并忠信地奉行祂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