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古代民族常认为神明居于天上,需通过神秘仪式或先知接触。而以色列的天主却主动降下祂的旨意,不使人陷于寻觅的困境。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元月24日常年期第三主日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祈祷。
面对死亡,我们也当常怀此望德。“这一个以后,第三个要受刑了!
灵修意义:上主常从平凡日常中呼召人。厄里叟在田间工作,却被召叫去承担属神的使命。3「厄里叟便丢下那些牛,追上厄里亚说:“请你让我先回去和我的父母吻别,然后来跟随你。”」
背景:税务员被犹太人视为与外邦人合作的叛徒,常与“不洁”之人(罪人)并列。法利塞人和经师为律法的专家,追求“分别为圣”。
此节说明圣秩带来的恩宠需要信德合作、常更新,不是“一劳永逸”。“再燃起来”意味着主动参与圣神的推动,使召叫不致沉寂。灵修反思:我们各人领受不同恩宠(神恩),如教导、牧灵、服务(参罗12:6-8)。
灵修劝勉:我们不可自恃“已得救”,而应常存谦卑(cf.路18:13税吏的祈祷)。圣女小德兰强调“小路径”:谦卑、自我忘却、全心信赖天主慈悲。
灵修意义:我们要常作“良心省察”,准备好在任何时刻“交账”。圣依纳爵鼓励每天做省察,保持与天主的关系洁净。3.“‘那管家自言自语道:主人要撤去我管家的职务,我可做什么呢?
我们在弥撒中也常重复这祈祷(“上主求你垂怜”),提醒我们时时需要主的恩宠。14节:「耶稣定睛一看,对他们说:‘你们去给司祭们检查吧!’他们去的时候,便洁净了。」
读经一恭读训道篇1:2;2:21-23这段经文揭示了圣经智慧文学的核心——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省思,旨在引导人超越尘世,寻求天主。训道篇1:2:「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