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找,必找到(三十一)


2008-06-14 09:25:06 作者:徐保禄 译 来源:信德报(总第340期)

问题48:我能在机构性教会之外活出我的信仰吗?
    作一名基督徒意味着什么?是为了遵循耶稣基督的福音生活呢,还是为了属于他的教会?那种将这两者分割开来的倾向在今天并非罕见。一方面是作为机构,拥有自己的结构、教义和神职人员的教会,另一方面是扎根于福音讯息、努力在自身环境中活出福音讯息的人们的生活。这种分割在教会初期闻所未闻,但在今天却阻碍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天主为他所创造的宇宙的全盘计划。
    “机构”一词用于教会时,很容易给我们产生误导。就其作为一个由众多按同一的规则和习俗生活的人们所组成的团体来说,基督教会可以被称作是一个机构,在这一点上,它与教育或司法体系或其他类似的组织没什么两样。但是这个词的社会学用法却不能很好地帮助人们理解教会的实质。“机构”一词的神学意义截然不同。它的意思是:教会的存在并不仅仅依赖于人的决定。教会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类团体,因为它的建立或创立是作为耶稣基督慈爱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他亲自愿意(参阅 谷3:13,玛16:18)而完成的天主的行动。
    但是基督是怎样创立教会的呢?通过召叫人们来跟随他。我们在福音的开始读到:“耶稣看见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正在船上修网,遂立即召叫了他们。他们就把自己的父亲载伯德和佣工们留在船上,跟随他去了”(谷1:19-20)。由于这种毅然决然、具有显著个人特征的回应,团体的建立才应运而生。基督死亡、复活,圣神降临之后,这个团体将继续履行耶稣的使命“直到天涯海角”(宗1:8)。在新约中,在个人跟随基督的选择和信徒团体教会的存在之间没有任何分割,更谈不上有什么矛盾了。
    在致哥罗森人书信中,圣保禄让我们在初期基督徒的生活中看到了同样的情况。他把洗礼比作更换衣服:受洗者通过信仰的肯定答复欢迎耶稣进入他的生命,就如脱去“旧人”,穿上“新人”(3:9-10)。要知道:在古代世界,一个人的衣着至关重要。它是个人身份的明显标志,告诉人们你所属的社会阶层、你的种族、性别,等等。圣保禄在这里是在告诉那些领受了洗礼的人们:你已接受了一种新的身份,通过这种身份,你越来越成为你在天主眼中已有的形象,因为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你(参阅 创1:26)。
    这种新的身份不仅仅是个人的。它表明你是一个共融中的人,你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离群索居:只有和别人在一起、并通过别人,你才能找到你存在的意义。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断与周围的人们分享。“新人”事实上就是“新人类”,再“没有希腊人或犹太人,受割损的或未受割损的,野蛮人、叔提雅人、奴隶、自由人的分别,而只有是一切并在一切内的基督”(哥3:11)。
    换句话说,通过洗礼,信徒采取了一种在社会中新的生活模式。他们穿上了基督,并不是作为个人的基督,而是在共融中存在的基督。共融是普世修好的泉源,而基督是他“身体的头,也就是他教会的头”(哥1:18)。所以,对那些成为教会成员的人们来说,个人的身份和归属于信者的团体其实是同一现实的两个方面。
    除此之外,一个真正的个人生活不可能只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在性的被动的状态。这种新的身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富有成果性:如果它是真的,那么它必定会在日常生活中结出果实来。基督的生活方式必须通过慈悲、谦逊、忍耐、宽恕……总之,所有能使团体成为可能的爱的不同方面(3:12-15)而在他门徒的团体中“成为血肉。”总而言之,信仰者必须把他们所领受的传递给他们周围的人。通过与弟兄姐妹们分享,就好像他们把恩赐重新奉献给了天主:他们的生活于是成了一曲感恩的赞歌(3:15,17;与1:3比较)。
    在第16节中,圣保禄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程序是如何进行的。他鼓励信友们让“基督的圣言丰富地居住在(他们)内”。然后,他解释了圣言怎样特别通过彼此劝勉和礼仪歌曲而在团体的生活中具体成形。也就是说,当基督徒们传扬福音或向基督祈祷时,就好像基督仍在通过他们的口讲话。从这封书信的角度来看,在严格意义上讲,在基督的恩赐和领受恩赐者的行动之间不存在任何分割。正如宗徒本人在他自己的存在中继续基督为他的身体——教会所受的痛苦一样,同样,当基督徒用自己所领受的恩赐为别人服务时,就是基督自己在利用他们积极的合作建立他的身体。每个信徒个人的信仰旅途和教会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同一奥迹的两个方面,这一奥迹不是别的,正是“共融的基督”:“只有基督是一切,并在一切内”(3:11b)。

  (连载三十一)
版权所有(c)  泰泽出版社
71250 Taize France

 

本文标题:找,必找到(三十一)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