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必找到(二十)
2008-01-04 10:15:31 作者:徐保禄神父译 来源:信德报(第324期)
问题三十五:圣经中所说的“灵魂”是什么意思?
“我的灵魂,请赞美上主……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赞美我的天主”(咏146:1-2)。当人类这样引吭高歌时,他便是灵魂。在圣经的语言里,灵魂不是人的一部分,而就是我自己,是我的存在,我的生命。当玛利亚在高唱:“Magnificat anima mea,我的灵魂颂扬上主”(路1:46)时,她整个的人都融入了她的颂歌之中。
在旧约里,“灵魂”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是nephesh。该词原指身体的一部分,即:喉咙,或许也指胃口,其次指喉咙和胃所感到的饥饿。所以,灵魂首先代表一种身体上的需要,例如箴言里这样说:“工人的胃口(nephesh:他的灵魂)催他劳动;工人的口腹迫他工作”(箴16:26)。灵魂就是胃口,就是对生命的渴望。
这种对生命的渴望使人类和动物共同组成了“生灵”的大家庭(创1:24及2:7)。该词通常被译作“生物”,这并非不正确,但圣经的语言更富有活力。作为“生灵”,人不是一种可以被定义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种“对生命的活生生的渴望”。这种对生命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归根结底,只有天主才能满足它。“你的名号,你的纪念,是我们心灵的欲望。我们的心灵在夜间渴望你”(依26:8-9)。“天主,我的灵魂渴慕你,就好像小鹿渴望清泉。我的灵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咏42:1-2)。
圣经中的人们以他们的心和灵去爱(申6:5)。心的功能是思考和计划(创6:5;列上3:9及12),而灵魂却热烈地爱(歌3:1-4),感到忧伤(咏42:5),感到喜悦:“请看,……我心灵所喜爱的所选者”(依42:1)。最后一篇经文将天主也描绘成具有灵魂的,为的是表达天主在爱中所感到的巨大的喜悦。灵魂是充盈理智和意志的生命。早在现代心理学出现以前,圣经便已知道人类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命。人类不仅具有理智,而且也能不由自主地被感动,被征服,被诱惑。这一切处境耶稣都承担了,他并非没有感情,他会说:“我的心灵感到烦乱”(若12:27)。
灵魂既是人类脆弱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件无价之宝。耶稣说:“人若赚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呢?”(玛16:26)。灵魂,也就是一个人生活的渴望和喜乐,是一切事物之中最为珍贵的。毁掉了灵魂的人是没有生命的,只是行尸走肉而已。正如上面耶稣所说的那样, 失去了灵魂是最大的悲哀,全世界的成功、财富或娱乐都无法平复这种悲哀。拯救了灵魂意味着超越一切希望而生活。灵魂的得救在于喜乐和感恩。
问题三十六:灵魂是不朽的吗?
在圣经写作的世界里,区别可朽坏的身体和不朽的灵魂。这种对事物的看法也对圣经产生了影响。但是为了避免将天主同灵魂混为一谈,没有任何圣经经文直截了当地肯定灵魂是不朽的。灵魂不是被流放到人身体内的神的火花,它和身体一样,不是它自身生命的泉源。相反,它的生命是领受而得的。唯有天主是“不死不灭的那一位”(弟前6:16)。
圣经中的信仰者们并没有试图在人类自身内寻找不朽的东西,而是试图解开死亡这个令人困惑的谜团。如果天主“造了人,原为使他不死不灭”(智2:23),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死亡?约伯并没有因想到他灵魂的不朽而感到安慰,反而为他生命的无常而唏嘘不已:“我的日月速于织梭,也因无希望而中断”(约7:6)。
天主并没有给这个谜团一个答案,而是向我们保证了他的爱:“高山可移去,丘陵能挪去,但我对你的仁慈却决不移去”(依54:10)。山岳是受造物中最稳固的,但天主的爱却更为稳固。“我的生命不过是一口气息”(约7:7),但永恒的天主却成了我的天主。我或生或死,都属于天主。万物都会归于乌有,但与天主的共融却永无止境。“我的肉躯无忧安眠,因为你不会把我的灵魂遗弃在阴间”(咏16:9-10)。伯多禄就是用这些话来宣报基督的复活的(宗2:31)。他在这里所提到的不仅仅是灵魂。保禄创造了“神性的身体”(格前15:44)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词语,来说明:整个的人都注定要获享生命。
与此同时,保禄也意识到:他的身体阻碍他与基督亲密交往:“住在这肉身内,就是与主远离”(格后5:6)。在他之前不久,一位犹太圣贤也这样写道:“这必朽坏的肉身,重压着灵魂”(智9:15)。在战争中和受迫害时,想到肉身并不是一切使人感到坚强和安慰:“我的肉身在酷刑之下虽受到很大的痛苦,但我的心灵却充满了喜乐”(加下6:30)。身体可以被毁灭,但“义人的灵魂在天主手里”(智3:1;参阅默6:9)。耶稣也鼓励他的门徒们“不要害怕那些能杀害肉身,却不能杀害灵魂的人们”(玛10:28)。
在基督信仰中,灵魂不朽的观念是对通向复活的伟大希望的谨慎而间接的途径。对灵魂不朽的信仰表达了这一真理,那就是:天主决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基督永远爱着我,记着我,这就是我灵魂的生命,值得我永远庆贺。“他摧毁了死亡,彰显了不朽的生命”(弟后1:10)。
(连载二十)
版权所有(c) 泰泽出版社
71250 Taize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