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诈:魔鬼邪恶畸形的智慧(上)
2009-02-13 10:57:47 作者:王正光 来源:信德报(总第364期)
被圣弥额尔从天上重重摔到地上的那条“远古的蛇,号称魔鬼或撒旦。”(默12:7-9)“他如同咆哮的狮子巡游,寻找可吞噬的人。”(伯前5:8-9)他的拿手好戏是谎言杀人。主耶稣告诉我们说:“他说谎话,是出其本性,因为他是说谎者,而且是说谎者的父亲。”(若8:44)
这位说谎的鼻祖,口中吐出的谎言可不是“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阴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无名氏《梧叶儿·嘲谎人》)之类容易识破的谎言。而是真里包着假、实里裹着虚、善里藏着恶、蜜里拌着毒药。让人神魂颠倒地落入由谎言构筑的名利陷阱、富贵泥潭而不能自拔。耶稣之所以说恶魔是说谎者的父亲,就是指他的狡诈——充满邪恶阴暗的畸形智慧。这也是耶稣自己亲身的体验。
一、看似无罪却有罪
撒旦懂得人的肉体的需要,并不失时机地投其所好,同时又使人感觉其中无诈,甚至还蕴藏着几分爱的温情。耶稣受洗后,圣神立即催促耶稣到旷野去,受撒旦的试探。(谷1:12—13)像人一样去经历自己软弱的纠缠。
当耶稣进入寂寞无人、荒凉冷僻的旷野之后,与野兽为伍,四十个日日夜夜未饮一滴水,未进一粒粮,已是气息奄奄,生命虚弱。此刻魔鬼趁“虚”而入,对耶稣说:“你若是天主子,就命这些石头变成饼吧!”(玛4:1-2)无疑,此刻饼是耶稣生命的急需。而且把石头变成饼,对耶稣而言也是举手之劳。况且民以食为天,饥餐渴饮,天经地义,决不属犯罪之列。但诡计到底只是一种贫乏的精明,耶稣任饥肠辘辘而不肯点石成饼,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一,耶稣到旷野忍受试探的目的,是为了体恤人的软弱,并获取与人完全的认同感。倘若化石成饼,急时充饥,就没有完整地体验到凡胎俗夫的饥渴之苦,也无法完全知道芸芸众生的需求。
其二,“事事有时节,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训3:1)如蚕结茧有时,破茧有时。若时间未到,就剪破茧壳,蚕蛾虽省去了扑腾扎挣破茧而出的艰苦历程,但同时也因此失去了锻炼成长的良机。早产的蚕蛾势必因抵御不了外面世界的风寒而夭折,并酿成蚕籽胎死腹中的双重悲剧。耶稣忍受试探,正是天将降救赎计划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而且这种苦心、劳骨、饿体、空身和搅扰的锻炼,都有时间和程度的要求。火候不到,难以成钢。可见石头变馒头的诡计,看似无罪,实则罪大恶极。耶稣理所当然地回敬他说:“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魔鬼无言以答。
二、看似正确却谬误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这样说:“恶魔是理论家。它不仅是当代者官能的欢悦,肉体的代表,还是人间理性的代表。”(《精灵者》)此言不差,当魔鬼用化石成饼的诡计取悦耶稣的消化器官,满足肉身需要遭到失败后,他又把耶稣立在圣城宫殿的顶端,怂恿耶稣从大殿顶上跳下去。摆出一副理论家的面孔,引经据典地说:“他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玛4:5-6)言巧智难防。诚然,经书里确有这种记载,乍一听,从殿顶往下跳,必有天使保护,似乎是圣父的庄严承诺。若对天父深信不疑,就应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这不仅是对信德的检验,也是对天主是否忠贞不贰的测量!忠不忠,看行动。作为天父独生子的耶稣,应是德性与忠贞的榜样。况且人已站立在殿堂顶端,在蓝天白云下纵身一跳,还是向魔鬼展示圣子神通广大的大好时机呢!倘若往后退缩,不仅在魔鬼面前露胆怯,丢面子,而且还落得个信德不大的恶名!
但耶稣到底没有被浮名虚荣所绊倒,他早已从狡诈造成的混乱里悟出了撒旦似是而非的谎言,断章取义的险恶。经书上的这段金言,原本是告知义人志士,在经历艰险坎坷的义路上,要勇往直前,不要害怕,有天使在护佑他们。而那种在邪路上冒险、玩命、跳楼、自我炫耀、自找死路的疯子自然不在这庇护之列。但耶稣没有据理力辩,因为对经文的恶意歪曲,正是魔鬼狡诈伎俩的“故意”。所以只是针锋相对地引用了一段经文:“你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玛4:7)以戳穿他这段包装精致的谎言。
耶稣轻松一驳,撒旦哑口无言。但现实生活中,为名利冒险舍身,颠坠邪山,沉沦欲海者前赴后继。前车之覆,后车居然视而不鉴!真乃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