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与“商务”
2008-10-28 13:04:51 作者:韩建东 来源:新民晚报
曾经有人艳称衡山路为上海“香榭丽舍”,这说法过了头,却道出了两者风情依稀仿佛,都有“拉丁”味。
自1608年,徐光启邀请耶稣会士郭居静来沪开教之后,上海就有了天主教徒。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天主教时禁时弛,但民间还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1845年,道光帝弛禁天主教,次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长南格禄即从青浦迁居徐家汇,就地盖起了居所与临时教堂,天主教随之复兴。
至1851年7月,徐家汇天主堂(又称“小堂”,不是今天的圣依纳爵天主堂)举办开堂典礼的时候,“参加典礼的有主教4名,神父20余名、修道院士、徐汇公学学生及外国军官、外侨多人,场面非常热烈。”而当时,在法国首任上海领事敏体尼的胁迫之下,经上海地方当局同意圈定的“法租界”,还仅仅局限于洋泾浜与县城间的986亩土地上,距离徐家汇还远着呢(直到最终,徐家汇以南的土山湾一带也不属于法租界)。据此,土山湾的兴盛似乎并不依仗租界。
相反,土山湾却被当今学者认定为上海“拉丁文化的发源地”。这说明法国传教士是很厉害的——他们着眼于文化。
南格禄率先作则(值得一提的是,目光远大的南格禄先生,在太平天国刚刚定鼎的1853年,便在百忙之中赶去朝拜了天京!),19世纪下半叶,法国耶稣会士在土山湾地区建立了学校、教堂、修院、藏书楼、自然博物馆、天文台、印书馆、报馆、画馆、圣母院、孤儿院、育婴堂等等一大批文化宗教慈善机构。这其中的一些,至今还起着很好的文化教育作用。
所以,民初学者姚公鹤说“英人商务重于教务,法人教务重于商务”。上海开埠后,各国商人(尤其是英国人)纷纷跑来疯狂攫金,而法国人却是“文化搭台,宗教唱戏”。的确如此,1873年,居留上海的88位法籍侨民中,商人仅3人;1882年,总共150位法籍侨民中,商人仅仅12人。其余多是文化宗教人士。法国领事曾为此抱怨法租界不受本国商人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法租界则更像是教区”,聚集着各国文化人士。
其实,与罗马天主教相比,基督新教在文化传播方面并不稍让,他们兴办文化机构(尤其是致力于宣传他们自己政治主张的报馆)的数量更多,政治影响力占据了绝对优势。也许是新教背景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急于事功,器局严谨而不够恢弘吧,反不如热衷艺术、性情浪漫、注重人文的拉丁文化能够积淀久远。比如,育养婴幼、设立天文台、教授孤儿绘画与玻璃制作、开展音乐戏剧活动等等,这就不是孜孜以赢利为追求的“上海滩冒险家”所乐意从事的。
如今几十年过去,沪上“怀旧”诸君,不缅怀昔日“法租界”的恐怕不多。而所谓“英租界”,却已难觅风情。外滩一线,不过是“万国建筑博览会”而已。可见,“教务”胜于“商务”。虽然,“法租界”的“风情”,更多是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亡上海的“白俄”所营造。当年“白俄”,固然就是拉丁文化的超级FANS,但始作俑者,还是土山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