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们,在这位见证人面前,让我们自省:我有没有在我们身边的穷人身上看到天主的临在,在世界受苦最深的人身上看到天主的临在,我有何反应?
人若能认识到这一真理,在批评人时,就有助于我们能以诚恳、自省和谦卑的态度去做。此外,这样的态度还能防止使宽恕的过程又以互相指责、自以为是,或进一步的报复而收场。
让我们借助他人这面镜子,时刻自省,努力成为更接近天主、更有爱的人,沿着主指引的道路,迈向灵魂的升华。我们要心中铭记:“真正的智者,懂得从外物回到内心,通过别人看清自己。
他强调他的书只是为这种病症泡制了一付小小的“解药”,为其提供“一个自省的机会,一种深思的冲动”,而进入灵性的思考。如此而已。(全文完)
(一)虚心:知足与知不足(二)哀恸:自省与自信(三)温柔:包容与决绝(四)饥渴慕义:正义与趋利(五)怜悯:感同身受与与我何干(六)清心:专注与杂乱(七)使人和睦:和谐与恐惧(八)为义受逼迫:背起与放下李锦洪最后指出
他在《我的苦难经历》中提到自己的遭遇;在《认识自己》一书中,他鼓吹通过个人自省探求人性本质,在《是与否》一书中,他就150个神学问题作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由于他常常公开与人辩论,招致失败者的怀恨。
在她走向成功的事件中,与她相处的各种人,分别给她提供的正面的帮助或负面的挑战:公撒格姆姆的专横无情,一位令人人讨厌的修女给她的难堪……都被她善用了,转为投靠天主的契机,转向自省的机会,变为克苦的新源。
当反省的时候,逐步发现个人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当作一次自省的机会吧。其二,为宣道。常常与几位同道探讨与思索,有了钱,有了权,有了人际关系,不是更好做事吗?不是为传福音也有益吗?
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然而任江峰飞黄腾达后,总是跟坏人比较。他说:“在犯罪时,在做坏事的时候,我就与那些不如我的人去比较,每次我与妻子吵架就会对她说:‘比起那些人来,我好着呢。’
热爱生活,善待生命;让那不愉快的事情化作温润的积极的动力去学习和工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顺应社会规则,做最好的自己,让天地的大道滋养我们生命的正气,使我们的生命意义更大,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