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2025禧年,谈基督徒的神修生活


2025-04-24 10:15:20 作者:夏景晓神父 来源:信德网

一、藉着圣经认清自己的内心

在这忙碌的生活里,我们如同置身汹涌的人潮,匆忙前行,却时常忘了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圣经》提醒我们:“天主拒绝骄傲人,却赏赐恩宠于谦逊人。”(箴3:34)“你们务要在上主面前自谦自卑,祂必要举扬你们。”(雅4:10)事实上,省察内心、触摸心灵,便是我们在主面前谦卑的修行。

我们不妨在安静的时刻,虔诚祈祷,敞开心扉,向主倾诉。当我们心生愤怒,反思是他人的过错,还是自己的急躁;当我们嫉妒他人成就,思考是否背离了主的教诲,忘了感恩;认清内心,是一场艰难却必要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会像明亮的灯塔,照亮我们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当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不逃避、不推诿,就能逐渐剥去伪装的外壳,在祂的指引下,认识真实的自己,寻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让我们藉着省察内心的灵修,与主建立更深厚的联系,以全新的面貌,行走在主的道路上。

作为基督信徒,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听从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终身热爱的事情,并源源不断投入其中。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无论何种方式都无关对错,关键是要认清自己内心热爱的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持续的动力,去创造辉煌;才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去绽放光芒。

我们要心中铭记:“认识自己,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二、透过祈祷把握自己的能力

于这熙攘尘世,我们前行的脚步,常常迷失在对自身能力的误判中。《圣经》有云:“一切美好的赠与,一切完善的恩赐,都是从上,从光明之父降下来的,在祂内没有变化或转动的阴影。祂自愿用真理之言生了我们,为使我们成为祂所造之物中的初果。”(雅1:17)因此,在省思中明辨自身能力,这是一场与主同行的神修,对自身能力的省思,本质上是一场感恩与敬畏天主的神修。

唯有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有所成就的前提。每个人面对逆境的应对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放下面子,才能直面内心;拒绝盲目坚持,要接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能找到让自己在绝境中好好走下去的方式,就是高逆商。给现实中的自己和心里的自己一个平衡。能扛事儿,更得知道自己能扛得了什么事儿。换句话说,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人们都渴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上取得傲人的成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自我判断,明知自身优劣。我们总是在仰望遥远的星空,就像遥望着我们的理想一般。但仰望星空,需先脚踏实地。

当我们事业顺遂、收获成就,切不可居功自傲,而是要虔诚感恩,明白这一切源自属天的恩赐。当遭遇挫折,力量微薄,我们应向主倾诉,祈求指引。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坦诚地正视自身局限,借助主的智慧,找到突破的方向。

在日常灵修中,我们需时常静思,在祈祷中聆听主的声音,分辨哪些是自己的能力,哪些是主赋予的力量。让主的光辉,照亮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使我们既能善用天赋荣耀主,又能在谦卑中,不断汲取主的恩典,稳健前行。

我们要心中铭记:做人,贵在自知。能做到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的聪明人。

三、通过别人改进自己的生命

藉着他人之镜,观照自我灵魂。生活恰似一面多棱镜,他人则是我们观照自我的镜子。在神修的道路上,从他人的视角和反馈里审视自己,是天主赐予我们认识自我的珍贵途径。正如《圣经》所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玛7:12;路6:31),这启示我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洞察自我。

人际关系就是一面镜子。在一次交流会上,有位青年苦恼地问智者:“为什么我不受欢迎,同学看到我都不打招呼,不对我笑呢?”智者看着他,反问道:“你跟他们打招呼吗?对他们笑吗?”听了这话,青年沉默不语。

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提出过一个镜子效应: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射出真实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别人,不是别人出了问题,而是没有照见自己,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你我的一面镜子,透过别人,看到的是真实的自己。

当他人对我们的行为提出批评,不要急于反驳,而是静下心来反思,是否真的偏离了主的教导。当看到他人展现出的善良与宽容,思考自己在类似场景中,是否同样彰显出基督的爱。

与兄弟姐妹交流时,留意自己的言语和态度,是否给人带去温暖与鼓励。通过他人的反应,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改进。让我们借助他人这面镜子,时刻自省,努力成为更接近天主、更有爱的人,沿着主指引的道路,迈向灵魂的升华。

我们要心中铭记:“真正的智者,懂得从外物回到内心,通过别人看清自己。“

四、效法圣贤活出自己的信仰

我们要以圣人为镜,照见独特的生命旅程。在灵修的漫漫长路中,圣人们宛如明亮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他们以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为我们立下追随基督的典范,是我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明镜。

著名诗人海涅曾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在生活中,有的人很怕听到不好的声音,很容易因为一句否定就开始患得患失,陷入内耗。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不敢剖析自己,也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相反,有的人能够以他人为镜,允许各种声音的存在,他们不会迷失在别人的眼里,也能够客观地看待别人的评价。

面对别人的赞美,不会沾沾自喜;面对别人的批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别人的反馈,都是成长路上最好的养分。

正如圣方济各一生安贫乐道,对万物饱含慈悲,当我们以他为镜,便能反思自己对物质的追求是否过度,对身边的人和生灵,是否缺少怜悯与关爱。圣女大德兰凭借非凡的勇气与智慧,革新教会灵修生活,促使我们思考,在面对信仰的挑战时,是否足够勇敢、智慧。

作为基督信徒,我们常以圣人为镜,并非盲目模仿,而是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结合自身的使命与天赋,活出属于自己的信仰人生。

让我们在圣人精神的感召下,聆听天主的声音,发掘自身潜力,践行天主的旨意,绽放独一无二的信仰光芒,书写无愧于主的生命篇章。

我们要心中铭记:懂得自我反省,才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本文标题:2025禧年,谈基督徒的神修生活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