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南京、包头——鱼雁传书两地情
2008-03-14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摆脱了极左路线的影响,为各宗教的大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外部环境。前一个十年我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落实政策,开放或新建教堂,恢复修院,培养神职和修女。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众所周知,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教会也迎来了其严冬后的春天。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目前,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社会有很多人下岗了,没有了工作,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危机。我们的教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又能为这些同胞和社会做些什么?与社会同行,与民众共同面对挑战,为他们排忧解难应该也是我们教会的任务。

城市化过程中的当代农村基督教
2012-11-30

香港建道神学院学者梁家麟博士从80年代至90年代末专注收集农村教会资料,着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1999年香港建道出版社)。

一位善良修女的大爱情怀
2022-01-24

改革开放初期,姐妹仨也不过十岁左右,就时常跟着父母进堂念经祈祷,一家五口人每天晚上也都一起念经。奶奶讲的大大小小有关信仰的事儿,也都慢慢浸润着小姑娘们的心灵。

父亲的皈依
2023-08-21

改革开放后,政府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在修建家乡教堂时,他积极支持修建工程,而且捐献了自己家里的钢材材料。

爱唱圣歌的母亲
2023-08-24

后来改革开放后,母亲带着小妹妹,曾经跟随一个皮影戏班子,到处表演秦腔,挣点家里的零花开支,为我们挣点学费。可能就是这个时候,她学习的秦腔戏曲,帮助她养活了自己的儿女。

特稿:圣母升天节谈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2015-08-16

北京的妇女问题专家宋美娅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女性经过了企业改革和下岗的动荡,很多妇女在改革的浪潮中已经重新给自己定位,所以从城市里边女性这种的分化这些年也还是比较明显。

移民特稿:中国教会回应移民问题
2013-01-13

尤其后者,伴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转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乡村向城镇,从小城到大城,从内地向特区,形成了有史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地球村的公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联系紧密。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在跨文化交流中,应该显示中国改革开放、团结进取、平等友好、坦诚负责的国家形象,展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