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天主教会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常大,直到现在,人们一谈起老张神父、李德功大会长,无不交口称赞。然而,这种优秀的传统在近些年,却渐渐地销声匿迹了。节日照常庆贺,气氛不减当年。
我们都相信,人死后若有小罪,或大罪虽被赦免,但尚有补赎当做,因此还要到炼狱受些苦;那时他们唯一的希望,只有亲朋好友在人间替他们祈祷行善功,希望他们早日升天。
与此同时,也要坚持教会基于圣经的启示,(对)离婚而再婚者不能领受圣体圣事9的一贯做法,并对其说明理由。此劝谕的结构和言辞都能使人很明确地领会到教会这种具有约束力的做法并不会随着不同的时局而改变。
新书择于今年四月十二号“慈悲主日”面世。各位主内兄弟姐妹,我郑重推荐此书,因它能帮助我们回应慈悲救主的呼吁,践行主耶稣的教导:“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
教堂于1898年5月29日祝圣,奉献于韩国天主教的主保“无染原罪圣母”。自从20世纪初开始,殉教者的遗体就被一直供奉在地下教堂里面。
从教界来讲,尤其是基督宗教,在中国社会中如何存在、如何发展、如何形成其影响,也是从其信仰的角度、从其社会实践的角度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各个堂口基本都有收容场所和专门负责人员,其最大者,同时可容纳400人,有小巴拉盖、二十四顷地、缸房营子等。可收容100人以上者,如固阳、什拉乌素壕、任三窑子、舍必崖、小淖尔等等。
其变化之大,成果之显著,令人欣慰。尤其是主日进堂教友人数有明显增长,呈现出喜人的景象。韩神父盘活了堂区复兴之路,有其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不少当地神长教友对其牧灵福传思路给予肯定和赞扬。
因为过度的物质丰裕虽然可以使人衣食无忧,但其负面效应也会如影随形纷至沓来:骄奢淫逸、邪恶戾气、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的情绪也会不请自到,使人在乐不思蜀的状态中忘记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正如我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谕’中所谈到的,在解救人类生命和世界于毒害和污染的工作上,我们所做的努力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即使我们看不到明显的成果,或着在敌对势力面前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但我们所做的努力还是同样有其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