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悲剧确实是一种罪恶,并会引起复仇的欲望(这是“他们”的错!),或让我们完全沮丧(我是软弱和坏的,所以我受苦也是应该的)。对于非常复杂的情况,两者都是过于简单的答案。
人的判断都不是完全公正的,因为其中掺杂着复仇的欲望或伪装的怯懦。还好,终审法庭是天主,他是光明,在他内没有黑暗(若一1:5)。未来审判的思想有时候会使信仰者苛刻地判断自己,甚至陷入绝望。
是好是不好,便要看他个人的欲望而定。假如他愿意行恶,他的坏脾气会成为行恶的武器,去对抗其他的人或者是他自己的灵魂。
如果枢德的第一个,即智德,主要是与人的理性有关;而义德在意志中找到了它的住所,这第三个美德,勇德,常常被学术作家们联系到古人所说的“暴躁的欲望”。古人想不出一个没激情的人:那他将是一块石头。
因为他们无法与自己好好相处;即使是最小的一点理解偏差,也会使得自己爆发出无可救药的愤怒;总是觉得自己被误解了;毫无节制的酗酒,试图以吸烟或者是使用药物的方法克制自己的伤痛;拥有失望或者是焦虑的心理症候;被报复或者是惩罚某人的欲望所包围
而在有条件者或在富人那里,由于满足是实打实的,只是和欲望不成正比,在所有那些世俗的偶像倒塌之后,才有可能转向信仰。富人的脚步是相对迟缓的,所需的时间更长,虽然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
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如何度灵修生活,耶稣基督给我们指出一个终生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地改造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道路,走在这个道路上应该是非常理性的,然而是不轻松的,需要时刻与自我的私心、欲望、诱惑、
我们人类若不反思、不忏悔,就会人格膨胀,自封为造物主,随自己的欲望没有度地发展,形成相互争斗、残杀、毁灭、肆虐等等,最终造成自我毁灭。伟大的忏悔啊!
教会往往会被描绘成反对科学进步、禁锢人性自由的形象,教友生活就是只知道礼拜天上教堂做礼拜,去尽敬神的义务而已;又因教会有许多规矩,而被人认为与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相等同,以为宗教就是为了敬神而限制人的种种欲望
他帮助我们明白人生、欣赏人生,有追求理想的欲望和实践理想的勇气。他激发我们的生命力,也滋润我们的生命。圣神,他使我们更易明白中国人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