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伟大的忏悔


2013-04-22 14:20:03 作者:王利民 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3年4月11日,13期(总第530期)

    当我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走进高耸入云的教堂,面向神圣的祭台时,首先当考虑的是“今天我是否需要忏悔?”若我明明知道自己在思想上、言语上或行为上有过失,如伤害过他人、自己等等,就必须要忏悔,不然就不配到神圣的祭台前参加礼仪,更不配接受耶稣基督(我们通称之为“圣体”——是耶稣在“最后晚餐”上建立的),通俗地说,一个罪人不能到圣洁的造物主前接受借各种礼仪所赐的恩宠,他必须先洁净自己的思想、痛恨自己的罪恶、改过自新后方能到祭台前领受耶稣基督,这样同时也在督促人们时常保持身、心、灵的洁净。
    我们要忏悔的内容是什么?是我们因私欲偏情、软弱或受诱惑使自己“跌倒了”,因此伤害了自己、别人、家庭、社会或国家等,比如说:夫妻吵架,打架斗殴,家庭不和睦,孩子不听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好好读书,浪费时间,不孝敬父母等等,都属我们忏悔的范围,并非忏悔者都是杀人、放火,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不会进教堂,就是进教堂若没有真心悔改,天主也不会轻易就赦免他的罪。人们忏悔前通常是以“天主十诫”和“七罪宗”来反思自己的。天主十诫是指:“第一诫,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第二诫,不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第三诫,守瞻礼之日和主日。第四诫,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第五诫,不杀人不害人。第六诫,不行邪淫。第七诫,不偷盗。第八诫,不妄证不毁谤人。第九诫,不贪图他人妻子。第十诫,不贪他人财物。”七罪宗是指:“骄傲、贪婪、淫欲、愤怒、嫉妒、暴食、懒惰。”在我们按照逐字逐句的深刻含义反思之后、一一做忏悔。整个过程全是自愿的,没有人逼迫你,也没有人给你任何压力,很多人感到在忏悔后会全身心感到轻松、舒服和愉快。在忏悔前的反思中一般要分清大罪和小罪:“在小事情上明知故犯的罪叫小罪;在大事情上明知故犯的罪叫大罪。”在小事情上的过失你可能在忏悔后又重蹈覆辙:又“跌倒了,”又吵架了,又懒惰了,又喝醉酒了,又愤怒了等等,下次要重新忏悔,慢慢你会发现自己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甚至完全改掉了,这就是进步,因为回心转意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为什么要忏悔,不忏悔不行吗?不行!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不断地分享造物主、天主的“真、善、美、圣”之恩宠而得以生存的。就好像地球上的花草树木因不断地得到阳光而生存。若花草树木与阳光断绝了关系就必死无疑。同样我们人类若断绝了与造物主的关系也不能生存,因为我们失去了“真、善、美、圣”的泉源。每天就如同生活在黑暗与死亡之中,即使他生物般地活着,也只能被称作“活着的死人”啦。换句话说,他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充其量可被称作一个动物,因为人需要度人的生活,要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圣。”求真就是诚实地追求“真理”,造物主是绝对的真理,人世间因“原罪”的后果,因而相对真理从我们不完美的生活中产生,我们当不懈地寻求那至高无上的真理——造物者至圣善的本身,如“博爱”等等。
    我们在追求绝对真理的过程中,都会抱着一颗谦虚的心去学习、研究,不敢随意曲解。在追求绝对“善”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反省会认为自己的善言、善行还差之甚远,我们的大慈、大悲、大恩、大德,需要通过反省《圣经》得以升华,通过默思耶稣的救赎工程得以提升。人们在追求绝对超越的“美”的同时,会照射出我们人类的“丑”。纵观人类历史、处处可见以残杀掠夺自居,坑蒙拐骗、吃喝嫖赌、无处不揭示着人类的丑像。这对造物主向我们要求的“有人要你外衣,你把内衣也给他”的心灵美相差甚远。这与造物主、天主创造了万物并使之各按规律行动的“美”还差至甚远。反思人类,常常制造不和谐,离开“全美善”的造物主,结果造成我们心灵的枯竭,甚是不幸。追求造物主的“圣”不只说他是“神圣”的本源,也因他“三位一体”的“爱”创造了世界。你随便看一看自己的手和脚,心脏和眼睛,或天空的星星和月亮,或细胞里的基因,或原子中的电子,无一不在告诉人类,这些都映射出造物主的“神圣”和“超越”造物主的“圣”,更表现在要求人类与自己和好,与他人和好,与自然和好,更与造物主和好。只有这样我们人类的“疾病”才能得以医治,我们才能活出人性,人类的生命才具有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忏悔,忏悔是不断更新自己和环境的具体表现。忏悔是创新的泉源——丢掉陈旧的我,成长出崭新的我。
    我们人类若不反思、不忏悔,就会人格膨胀,自封为造物主,随自己的欲望没有“度”地发展,形成相互争斗、残杀、毁灭、肆虐等等,最终造成自我毁灭。
    伟大的忏悔啊!你使我们悔过自新、得以重生,从造物主那里重得光明,重得“真、善、美、圣”之真实生命。让我们人类活的像人,让我们人类的生命不断提升,让我们人类的生命更加强劲、旺盛,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本文标题:伟大的忏悔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