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真福八端 成功生命的八条道路(一)
2014-01-24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一个论点: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幸福。希腊哲学自认为是一种生活艺术的操练,一种幸福的指引。许多人认为,幸福在圣经中并非焦点,圣经的焦点主要是过犯与拯救、罪与十字架。

人中麟凤黄家城神父
2014-02-07

中国著名哲学家、佛学研究家、法国巴黎大学国家文学(哲学)博士黄家城神父,就是黎里古镇璀璨群星中与众不同、极富个性的一位。

研讨会闭幕式 学术总结暨闭幕词
2016-11-23

谭立铸博士的发言,把教宗的一些论说和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Agamben)联系起来。

守候心灵的宁静
2009-10-28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过:“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从你的周围收回来,收到你的内心,这是哲学对它的学徒做的第一个要求。哲学所要谈的不是在你外面的东西,而是自己。”

痛苦也是一种宝贵的价值
2007-05-05

总之,不论哪种痛苦,一般都被认为是人类无法挣脱的灾难,哲学家雅斯贝尔说:“人生有快乐与希望,但更有痛苦与恐惧。

理解,为更好地信
2014-05-07

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罪恶来自无知,所以要爱智慧(爱智慧的希腊文被译作哲学),要思考、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评论】梵二会议半个世纪后的延续
2012-10-13

正如哲学家亚拉斯代尔.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曾提醒我们,每个制度或传统是「部分源自对良好事物的争论,这种追求为该传统带来特别之处及目标」。

圣方济各——基督活像 福音楷模(三)
2013-07-09

许多基督新教的学者大师,如丹麦的叶根、英国圣公会的柴斯特顿、英国哲学家罗素、南非政治家阿兰巴顿、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等,都赞扬圣方济各的伟大精神。恩格斯对圣人的评价,前面已提到了。

社会的文明离不开美德(三)
2018-06-07

早期的教父奥利振、奥斯定等神哲学家受亚里斯多德对习惯和德行关系说法的影响,把德性分为自然的(natural)和超然的(supernatural),天主教传统的神学家承袭了这个较整合的说法。

苦难与希望(一)
2010-01-08

更值得欣赏的是,希腊人没有停留在对苦难的解释上,不像某些哲学家那样对苦难进行没完没了、细针密缕的解析,甚至用种种“积极的理由”去装饰苦难——比如说苦难能够助人避免生命的危险,能够激励人上进,能够塑造坚强的人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