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不懂得反省自己的人,是不值得活下去的。我们要反省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好好活下去,肯定自己美好的生命,也是肯定宇宙间所有美好的生命。
最后用那位不太喜欢天主教的哲学家罗素的文字作为结尾:哥白尼是一位波兰教士(神父),抱着纯真无瑕的正统信仰……他的正统信仰很真诚,他反对认为他的学说与《圣经》抵触的说法。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一个论点: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幸福。希腊哲学自认为是一种生活艺术的操练,一种幸福的指引。许多人认为,幸福在圣经中并非焦点,圣经的焦点主要是过犯与拯救、罪与十字架。
中国著名哲学家、佛学研究家、法国巴黎大学国家文学(哲学)博士黄家城神父,就是黎里古镇璀璨群星中与众不同、极富个性的一位。
谭立铸博士的发言,把教宗的一些论说和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Agamben)联系起来。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过:“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从你的周围收回来,收到你的内心,这是哲学对它的学徒做的第一个要求。哲学所要谈的不是在你外面的东西,而是自己。”
总之,不论哪种痛苦,一般都被认为是人类无法挣脱的灾难,哲学家雅斯贝尔说:“人生有快乐与希望,但更有痛苦与恐惧。
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罪恶来自无知,所以要爱智慧(爱智慧的希腊文被译作哲学),要思考、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正如哲学家亚拉斯代尔.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曾提醒我们,每个制度或传统是「部分源自对良好事物的争论,这种追求为该传统带来特别之处及目标」。
许多基督新教的学者大师,如丹麦的叶根、英国圣公会的柴斯特顿、英国哲学家罗素、南非政治家阿兰巴顿、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等,都赞扬圣方济各的伟大精神。恩格斯对圣人的评价,前面已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