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这些偶像会是一些出名的人物,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爱慕名人的文化中,而年轻人常常会受鼓舞以运动界和娱乐界的人为榜样。教宗问青年们:“你们愿意做那一种人呢?
一位著名人物死后的三四天内,他的儿子和近亲就将措辞庄重而悲伤的书面通知送达所有的亲友。同时,做好一口棺木,把死者装殓进去。灵堂挂上白幔,地面铺满草席。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是继史怀泽博士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物之一。
事实上,尽管这是个纯宗教的仪式,却不仅仅是天主教会的喜事,因为德肋撒修女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1979年)、二十世纪最受尊敬的人物,她的形象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信徒的范围。
在湖南,回族爱国人士刘达三、高生俊等在长沙发起成立了中国回教救国会湖南分会,次年在邵阳成立了中国回教救国会邵阳分会,推举马遵范为理事长,律师马图为总干事,并选出10多名在邵阳回族中有影响的人物为理事。
他只不过是在公元一世纪担当了那段时期的使命而已的人物。再临的耶稣另有其人,那就是李万熙!
当然,我们要学习圣经历史中的典范人物,作为正确选择的榜样,加以借鉴。基督的道路导入生命,它和导入丧亡的道路正好相反(玛7:13)。福音中两条道路的比喻是教会常讲的教理。
与带着慈悲情怀的教会相遇的,可能是令人感到陌生的人物,可能是夹杂着威胁的多样性,就像可能夹杂在难民中的宗教极端分子,但如果相遇的故事就是信仰的故事,那么任何的威胁不但不能成为教会放弃相遇的原因,反倒是在这个发生
他把修道院看作是通行盲目服从的地方:一些圣徒或疯子,就是通过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服从,而在寺院中成为不朽的人物的。
耶稣不是说非要失去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自己的性命不可,祂只是不要我们把这些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人物,包括自己的生命,看得比祂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