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 ——从印度德肋撒修女的封圣谈起

2016-10-13 10:09:09 作者:漠道 来源:《信德报》2016年9月15日,34期(总第692期)

    9月4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因为在当代最受人们爱戴的信友“加尔各答的天使”——德肋撒修女被教宗方济各册封为圣人。事实上,尽管这是个纯宗教的仪式,却不仅仅是天主教会的喜事,因为德肋撒修女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1979年)、二十世纪最受尊敬的人物,她的形象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信徒”的范围。

    把某位故去的信徒列为圣品,是天主教会给予他/她最高形式的表彰,意味着他/她已跻身圣人的行列,因而该当在普世教会内受到敬礼。一般说来,封圣的程序是非常漫长、复杂和严格的。被封圣者必须已经是“真福品”。真福品是被教宗隆重宣布为能够以特别的形式,在特定的地方受到敬礼的故去信徒。成为真福品的条件有三个:圣德影响要广远;思想言论要正统;死后奇迹要属实。
    所谓奇迹,是指经过严格的科学检查后,仍不能用理性所解释的现象。列真福品需要一个奇迹,列圣品需要两个。德肋撒修女被册封为真福品所依据的奇迹是,一位印度籍癌症病患者把修女的照片放在腹部后,肿瘤竟无端地消失了。德肋撒修女被获准封圣的奇迹依据是,由于妻子向德肋撒修女的祈求,一位因脑疾而昏迷的巴西工程师在抢救手术未开始前,竟突然醒过来,并且医生在随后的检查中已找不到半小时前查出的阻塞性脑积水复合脓肿。
    以奇迹为依据来封圣,以及通过封圣把某位信徒宣布为可被公开敬礼的人,表面看起来似乎有点把他/她神化的意味。不过,如果说圣德的影响和思想的正确,是衡量某人为圣者的人性依据,那么超验的奇迹,则是其神性依据——来自上天的肯定。天主教会这么做,只是为双重地确定某位信徒的圣德。至于推荐信徒来敬礼他/她,也不是为将之推上神坛,而是为让信徒记住和学习他/她的典范。
    事实上,天主教会认为,圣人并不是高不可及的;每位普通的信徒都该成圣,正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耶稣说:“你们应如同天父一样成全”(玛5:48),而将普通人列为圣者,正是为肯定和宣扬这个事实。那么,普通的德肋撒修女是如何成圣,并成就那么非凡的功德的呢?笔者觉得,她的这句名言能够很好地概括她成圣的路径: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


德肋撒修女关怀贫穷弱小者

沉默的果实是祈祷

    德肋撒修女所说的沉默,不是指无言,而是指一种存在的状态,一种不张扬、不强势、不争执、不喧闹,显得微小、简单、朴实、安静、善良和温和的状态,就像耶稣在纳匝肋那样。这种状态会让人心境澄明,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感受神的临在,与他沟通。德肋撒修女出身的家庭,以及她的童年就笼罩在这种“沉默”的氛围里。
    她于1910年出生于今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取名依搦斯·龚莎·波雅舒(Agnes Gonxha Bojaxhiu)。她的父母是虔诚的阿尔巴尼亚裔天主教徒。当时的斯科普里属于奥斯曼,多数居民为穆斯林和东正教徒。土耳其的侵略和压榨,加上其他宗教的强势和敌对,令波雅舒的家庭感到压抑。她颇有成就的商人父亲由于不甘沉默,积极参与阿尔巴尼亚独立运动,结果在小龚莎八岁时被毒身亡,把他们兄妹三人和柔弱的母亲留在了更为“沉默”的境况里。不过,她母亲在变卖家当后,开了家小店铺,还可以勉强度日。
    生活的艰难使一家人更加信靠天主。小龚莎成了唱诗班成员,并在她母亲的祈祷和善行的熏陶下成长。有两件事情深刻地影响了她,尤其是她日后弃俗修道的决定。第一件是她母亲因为同情,曾收留了一位无人照管的患病女人,直至在她家康复后离去。母亲的善举在龚莎的心里播下了同情和仁爱的种子。另一件事是母亲送给她的《圣方济各·亚西西传》。圣方济各是十三世纪一个以行乞为生以传教为使命的修会创始人,他的贫穷和简单、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使命的热忱,都深深地吸引着龚莎,为她日后做修女和创建新的修会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正是她家庭这种微小、安静、平和、虔敬及良善的“沉默”环境,使得小龚莎能够自如地与天主沟通,本能地与他、尤其是与基督——那降生为人,在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及虔敬善良的家庭长大的美善之源——接近。德肋撒修女那深深的皱纹、浓浓的笑意和慈祥的眼神,及其简朴、实在和真诚的风格,都显示出,这种“沉默”不只是她生活的氛围,而已经被内化为她生命的态度。


1979年,德肋撒修女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祈祷的果实是信仰

    祈祷是与天主沟通;与天主沟通,就会亲近他、懂得他,从而就会相信他、信赖他。德肋撒修女觉得,“如要看见天主,就得用一颗真诚纯洁的心来祈祷”。她对修女们说:“我们要爱祈祷,要整天都觉得需要祈祷。祈祷会扩展我们的心灵,直至能盛载天主的礼物——他自己——为止。”
    正是由于她在祈祷中愿意与天主完全结合,她才能够意识到天主对她的召唤,并愿意仿效基督去做传教士。15岁那年,在她所参加的圣母会的组织里,龚莎经常阅读在印度传教的耶稣会会士们介绍那边情况的信件,萌生了做传教士、帮助穷人的念头。18岁高中毕业后,她正巧遇到从印度传教回来募捐的爱尔兰洛雷托修会的修女,遂决定加入这个修会,好去印度传教。
    龚莎于1928年到了爱尔兰洛雷托修会总部,经过半年的准备到了印度。在那里完成两年的初学后,便开始她长达17年在加尔各答做老师和校长的使命。她在修会里取的会名叫德肋撒,所要效法的小德肋撒是法国一位以爱、微小和信赖之灵修著称的圣女。德肋撒修女的气质显然与这位法国圣女相似。
    德肋撒修女的学校与它周围的环境相比,判若天堂与地狱:在学校和修院的高墙里,是欧式的优雅生活;而在它之外,则是残破肮脏的景象,有无数穷困、饥饿、生病、被弃和流浪的人在那里行乞、呻吟和死去。德肋撒修女不可能漠视这被尼赫鲁称之为“噩梦之城”的需求,最终决定走出高墙,去帮助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穷人。
    但是怎么帮助呢?她只是个贫穷、身无分文的弱女子而已,并且还是个极有可能会遭到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敌视的天主教修女,要知道本城的多数居民都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不过,德肋撒修女所依靠的,不是人性的能力,她只依靠天主。她说:“你必须把自己完全交付给天主,绝对信赖他。如此,所有的疑虑都将被驱散,你会充满信心。是天主在照顾我们,如果他授意完成某事,他就会提供方法;如果微博不提供方法,那就表示他无意完成此事。”
    从开始在空地上教孩子们识字起,到在加尔各答建立临终关怀院、弃婴收容院和麻风病院;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成立仁爱传教修会,再到世界各地去发展,德肋撒修女遭遇过许多无法想象的艰难和阻挠,但她从未失望、气馁过,这不仅仅因为她是个坚强的人,更因为她是个懂得信靠的人。所以,在缺钱的时候,她能够轻松地笑道:“我从不为钱发愁,天主自会把钱源源不绝地送来。我们为他工作,他会供应我们。如果他不供给,就说明这工作不是他想做的。”
    正是因着这份信靠,德肋撒修女才能成就如此的大功大德:到她在1997年去世时,仁爱传教修会的男女会士已达七千多人,分别来自一百多个国家。有不计其数的孤儿、病人、老人、穷人、妓女、酒鬼、瘾君子、被弃者、残障者和垂死者等各色弱势和有需要的人,在她于世界70多个国家所开设的各个中心里得到照顾、治疗和教育。

信仰的果实是仁爱

    在世俗人的眼中,上述这些都是德肋撒修女的“伟业”。但德肋撒修女的工作与世俗的事业所不同的是,她在工作中浸透着爱。许多拜访过临终关怀院的人都说,除非是天使,除非有神的相助,谁也不能像德肋撒修女那样,能够带着微笑,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为病人清洗生蛆的伤口,为满身臭味的老人洗澡。是的,与天主的沟通和对天主的信赖,使德肋撒修女体会到了,并因而怀有了天主的情怀,那是无比的恻隐、慈悲和仁爱之心。试想,谁在把自己沉浸在真美善的泉源后,而能不如此呢?所以德肋撒修女说:“真正的信仰是要我们付出爱心。有了信仰,我们才能付出爱;爱心成就了信仰:信与爱是分不开的。”
    我们说过,德肋撒修女是因为无法漠视加尔各答人的疾苦才走出学校的高墙的。可是我们会问,为什么别的修女没像她那样离开学校和修院呢?所有德肋撒修女的传记都告诉我们,她对人间疾苦,总有比别人更强的敏感度和同情心。而这也许是由于她信天主信得更深,或者说更加贴近天主的心。她感受到被天主召唤离开修院去为穷人服务的经验就是如此。
    一次,她在火车站隐隐地听到“我很渴,我很渴”的凄楚而虚弱的声音,原来那是一位瘦骨嶙峋、身形悲苦的老人,正在向她行乞。老人的形象和声音让她震撼不已,觉得那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我渴!”那一刻,她领悟到,像穷人一样死去的基督,要她去服务穷人,因为“凡给基督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给他做的”(玛25:40)。所以德肋撒修女在后来的仁爱传教修会的会章里这样写道:“我们的目标是让耶稣在十字架上对灵魂之爱的无尽渴望得到满足。我们在贫苦者中服侍耶稣,我们照顾他,喂养他,给他衣服,探视他。”
    “我渴”给她带来的震撼,使她生命中的某些东西轰然坍塌,那就是安逸和冷漠的“高墙”。台湾前静宜大学校长李家同在一篇关于德肋撒修女的文章里提到高墙时,说得极其精彩:“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心里筑了一道高墙,我们在高墙内过着天堂般的生活,而将地狱推到高墙之外。这样,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假装人间没有悲惨,尽管有人饿死,我们仍可大吃大喝。让高墙倒下吧!只要高墙倒下,我们就可以有一颗宽广的心。有了宽广的心,我们会看见世上不幸的人,也会听到他们的哀求:‘我渴’。看见了人类的不幸,我们会有炽热的爱。有了炽热的爱,我们会开始替不幸的人服务。”

仁爱的果实是服务

    德肋撒修女是个务实的人,爱在她的身上是具体的,她说:“爱不能单独存在,爱是要付诸行动的,而行动就是服务。这并不在于我们做多少,而在于我们付出多少爱心。”服务假如没有超性的根基,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平常的服务行业里所培养出的服务人员,有的只是表面上的职业形象,他们那种装出来的微笑是僵硬的。而德肋撒修女及其追随者们的服务不一样,因为她们所服务的最终对象是天主;服务是她们向天主表达爱的方式,就像德肋撒修女所说的:“对于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必须倾出爱心,因为借着他们,我们可以表达对天主的爱”;除此之外,还因为耶稣就临在于他们身上,所以服务他们,就是服务耶稣。
    这种基于信仰的服务精神,也要求相应的服务方式。德肋撒修女及其修会所突出的服务方式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变成和被服务对象一样的人;第二个是还给被服务者应有的尊严。关于第一个服务方式,德肋撒修女对她的追随者们说:“除非你过贫苦者的生活,否则你如何了解他们?如果他们对食物不满,我们可以说我们也吃同样的东西。如果他们说热,我们也一样热。他们赤脚走路,我们也是……我们只有降低自己,才能升高他们。如果我们用行动证明,我们其实也可以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会向我们敞开心灵。”这其实是在仿效为拯救人而降生为人的基督。所以,仁爱传教修会的每位修女所拥有的个人财产,就是一枚十字架、几本经书、三套会服、一双凉鞋、一个吃饭用的碟子、一块肥皂、一个脸盆和一只用来存放所有东西的铁桶。
    德肋撒修女在给予被服务者人性尊严上的做法,是有口皆碑的。她虽然是天主教修女,却没有利用慈善来传教,反而尊重每位被服务者的宗教。当然,天主教会本来也是这么教导的:信仰必须是自由的选择才行,不可以强加于人。所以,在临终关怀院里,德肋撒修女总是依照死者所信奉的宗教,来为他们举行葬礼。她也为妓女、酒鬼、瘾君子和艾滋病患者,开设具有关怀、教育和治疗性质的中心,而此善举颇受争议,因为人们觉得不应该帮助这些人。但德肋撒修女却认为:无论是怎样的人,酗酒者、吸毒者、残疾者还是麻风病人,天主都一视同仁地爱他们;不管他们是否痊愈或者改变,天主都不会减少对他们的爱,而修女们的存在正是为表达这份爱。德肋撒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对人的这种尊重,就像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在颁奖声明中所指出的:“德肋撒修女的工作特征之一,是对个体的人,对其尊严和天生之价值的尊重。那些最孤独的、不幸的和临终的人,从她的手中领受了基于对人之尊重的同情,而丝毫没有感到她居高临下的态度。”

服务的果实是和平

    服务是仁爱的果实,假如人人都能因着爱,并为了爱而彼此服务,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争战,只会有和平。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事实上是人总有自私的一面,总有恶的倾向,也因此总有作恶的坏人。而正是自私的恶行导致了世上的争战、贫穷与疾苦。所以,一位叫哈普的美国记者曾对德肋撒修女说:“难道您不明白,您所爱的穷人,是这个社会病态的结果,对症下药岂不是比光医治病症更有效吗?”
    德肋撒修女自然也明白这点,但如何根除社会病态呢?哈普的办法与德肋撒修女的办法是不同的。也许在哈普看来,除掉社会病态的方法是政治变革,甚至要诉诸武力。但历史显示,没有任何政治体系能够解除人性的恶,而以暴制暴本身就是一种恶。
    德肋撒修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宽恕,另一个是爱,或者服务。当哈普对德肋撒修女说“您期望无尽的宽恕,但怎能忘记暴力,忘记腐败,怎会不愤怒?”时,她回答道:“我也会愤怒。当我看到弃婴,我很生气;当我看到一个孩子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我很生气;当我看到年轻的女孩在战争中被强暴、被虐待,我很生气。但是我必须宽恕,否则我怎么继续工作?我可以宽恕,但我并不接受。”宽恕是对心中所积攒的对别人之恶意的化解;它本身就是对恶的解除,对和平的缔造。但解除藏在自己心中的恶,不意味着接受别人的恶。我们可以宽恕恶人,但不能接受恶事。正是因为不能接受恶,所以才得去爱。
    德肋撒修女的逻辑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在天主教的哲学里,恶不被看作一种“存在”,而只是善的缺乏,因为绝对的存在是作为善本身的天主。我们是不可能用恶,比如暴力来消除恶的,那只是对恶的增加。既然恶是种缺乏,那么消除恶的方法,便只能是增加善。这就是为什么德肋撒修女明知是社会病态造成了人间疾苦,却依然要行爱的原因。“总得有人照料穷人啊”,这就是德肋撒修女给哈普的最后回答。
    而增加善,需要从最近的范围,针对最具体的个人做起。在领受诺贝尔奖时的感言里,德肋撒修女说:“我认为,在我们的家庭里,我们不需要枪支弹药,以摧毁来建立和平。我们需要的,只是一起彼此相爱,把那种和平、喜乐和彼此之临在的力量带到家里。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征服世上的恶。”除恶需要从点滴做起;和平亦需从自我开始。德肋撒修女之所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并不是因为她促成了多少战争的停火,而是因为她指给世人一条走向和平的捷径。这其实与中国人的和平观是相同的:人只有先修身、齐家、治国,然后才能平天下。

结语

    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追念德肋撒修女的弥撒讲道中如此形容她:“这位举世公认的穷人之母,为所有人——无论是信徒还是非信徒,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榜样,即向我们见证了上主的爱。她接纳了这个爱,然后把她的一生转化成一个礼物,奉献给人类。她的经验使我们明白:只要有爱,就算在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刻,人生仍然是有价值的。”她的功德也许并不在于她做了什么,而在于她的这个见证。在此见证里,她那么接近和肖似基督,所以教会要把她封为圣人;圣人就是肖似基督的人。德肋撒修女的功德,诚然是她信仰的果实,正如仁爱传教修会的卡特里修女所说的:“如果我们没有眼睛,就看不见;同样,如果没有信仰,我们就无法相信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神秘事物。信仰是天主的礼物,它借着祈祷而茁壮,如同希望与爱一样。没有祈祷,就不会有坚强的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实施真爱。”

 

德肋撒修女大事记

1910年8月26日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
1928年9月25日,在爱尔兰加入洛雷托圣母女修会。
1929年,被派往印度,在喜玛拉雅山下的大吉岭开始两年的初学训练。
1931年5月25日,发初愿,在随后的将近20年中,在加尔各答东部的恩塔利,在修会办的中学先后担任教师和校长。
1946年9月10日,在开往大吉岭的火车上感受到“第二次召叫”。
1948年8月,得到教宗比约十二世许可,离开恩塔利会院,换上当时印度最贫穷妇女穿的白底蓝边莎丽,开始她全心服侍穷人的新使命。
1950年10月7日,获教宗批准,仁爱传教会正式成立。
1952年,成立临终者之家,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她的社会工作。
1962年,印度政府授予莲花士勋章。
1963年5月25日,仁爱传教会男修会成立。
1965年,教宗保禄六世批准仁爱传教会为宗座修会。
1971年1月,获教宗若望廿三世和平奖。
1972年11月,被授予尼赫鲁奖。
1976年6月25日,仁爱传教会修女默观团体成立。
1979年3月19日,仁爱传教会修士默观团体成立。
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980年,获得印度第一级公民荣誉奖:国宝勋章。
1981年10月31日,仁爱传教会神父团体成立。
1992年,被授予联合国教育和平奖。德肋撒修女一生共获得124个
奖项,足见其对今日世界的影响。
1997年9月5日,在加尔各答逝世。
2003年10月,被列为真福品。
2010年8月,印度政府举办纪念德蕾莎修女百年诞辰活动。
2016年3月15日,被批准封圣;9月4日封圣盛典。

本文标题: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