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2025年四旬期文告
2025-02-27 09:17:25 作者:教宗方济各 来源:信德网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头上的圣灰是忏悔的标记,藉此我们在信德与望德中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四旬期朝圣之旅。教会——我们的慈母和导师——邀请我们敞开心灵来领受祂的恩宠,好能以万分喜乐的心情庆祝基督逾越的胜利,祂战胜了罪恶和死亡,如同圣保禄宗徒大声呼叫说:“在胜利中,死亡被吞灭了。死亡!你的胜利在哪里?死亡!你的刺在哪里?”(格前15:54-55)。的确,死而复活的圣子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天父浩大的许诺在祂的爱子身上实现了,带给我们希望的保证:那就是永生。(参阅:若10:28;17:3)[1]
今年四旬期,在禧年的恩宠下,我有一些反省,愿与各位来深思“一起在希望中同行”的意义,并发现天主的慈悲要我们个人及团体悔改所作的召叫。
首先,是“同行”的意思。禧年的主题是“希望的朝圣者”,这让我们想起以色列子民走向预许之地的漫长旅程,正如出谷纪中所叙述的:这条由奴役到自由的艰辛路途,是出自祂的旨意,也得到祂的引导,祂爱祂的子民,并始终对他们忠信。当我们想到圣经出谷纪的记载,我们不能不想到当今也有许多弟兄姊妹们,为了自己及所爱的人,他们必须逃离悲惨暴力的处境去追求较好的生活。悔改的第一个呼唤就由此而来,因为我们此生都是朝圣者;每个人都必须自问,我们的生命如何回应这个事实。我是真的在旅途中,还是充满恐惧和绝望,或因不敢走出舒适圈而畏缩不前?
我是否设法摆脱罪恶及有损人类尊严的处境?在四旬期中,设身处地将我们的生活与迁徙者或异乡人的具体现实作比较, 这是一个很好的灵修操练,可藉此发现祂对我们有何要求,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朝圣者。这为“旅客”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良心反省”。
其次,是“一起”在旅途上同行。一起同行,成为同道偕行的人,这是教会的召叫。[2]我们蒙召要与他人并肩同行,决不要做一个孤独的旅客。祂圣神驱使我们走出自我,为了走向祂和我们的弟兄姊妹们,不要自我封闭。[3] 一起同行,意思是以祂子女共同的尊严作基础(参阅:迦三26~28),成为合一纽带的缔造者。一起同行,也表示大家肩并肩同行,互不推挤或践踏他人, 没有丝毫嫉妒或虚伪之心,不要让任何人落后或感到被排斥。让我们往同一方向前行,朝向同一目标,以爱和耐心彼此聆听。
今年四旬期,祂要求我们省察: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里、在工作场所、在堂区或修会团体中,我们是否能做到与他人同行、聆听他们,抗拒那些叫我们只关心自己、只想到自己需要的诱惑。让我们在祂面前扪心自问, 我们是否能以主教、司铎或是平信徒的身分做到与他人合作,为祂的国度服务;我们是否以具体的态度向那些接近我们或远离我们的朋友表示欢迎;我们是否让他人感觉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分子或是与他们保持距离。[4] 这就是悔改的第二个召叫:实践同道偕行。
最后,因祂所赐予的许诺,让我们“在希望中“完成这趟旅途。愿禧年的核心讯息——”望德不叫人蒙羞”(参阅:罗5:5)[5]是我们四旬期走向复活胜利之旅的前景。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谕中教导我们:“人需要无条件的爱。他需要确定性地使他可以说:‘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是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是其他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祂的爱相隔绝, 就是使我们与主基督之内的爱相隔绝‘’(罗8:38-39)。[6]圣子——我的期望,已经复活![7]祂在光荣中生活并掌权。死亡已转变为胜利,我们的信仰和浩大希望就在这里:他的复活!
第三个悔改的召叫,就是要怀着希望,信赖祂和祂伟大的许诺──永生。我必须扪心自问:我是否深信祂宽恕我的罪过?或我的行为是否表现得好像我能拯救自己?我是否渴望救恩,并呼求祂帮助我接受救恩?我是否具体地体验到那希望,帮助我领悟一些历史事件,因此驱使我投身于正义、兄弟情谊、关心我们共同的家园,且不让任何人感到自己受排斥?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们因为在耶稣基督内有祂的爱,才能一直怀着希望,不致蒙羞(参阅:罗五5)。望德是“灵魂的铁锚,既稳妥又坚固”。[8] 它驱使教会为“所有人的得救”(参阅:弟前2:4)祈祷,并期盼在天上的光荣中,与基督净配结合为一。这就是圣女大德兰的祈祷:“希望吧!我的灵魂啊,希望吧!你不知那日子和那时间。你要悉心注意,一切会很快地过去,虽然你的不耐把确实的认为可疑,把短促的当作长久。”(《灵魂向祂的呼喊》,15,3)[9]愿童贞圣母玛利亚──望德之母,为我们代祷,并在我们的四旬期之旅中陪伴我们。
教宗方济各
罗马,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2025年2月6日
圣保禄·三木及同伴殉道纪念日
(台湾明爱会 恭译)
[1] 参阅:《祂爱了我们》通谕, 220,( 2024年10月24日)。
[2] 参阅: 真福斯卡布拉里尼( Giovanni Battista Scalabrini) 和真福泽德( Artemide Zatti) 册封为圣人大典中的弥撒讲道, 2022年10月9日。
[3] 同上。
[4] 同上。
[5] 参阅:《望德不叫人蒙羞》诏书, 1。
[6] 《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 26,(2007年11月30日)。
[7] 参阅: 复活主日弥撒“继抒咏”。
[8] 参阅:《天主教教理》, 1820。
[9] 同上,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