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方济各第33届世界病患日文告(2025年2月11日)


2025-02-11 09:49:04 来源:信德网

教宗方济各

第33届世界病患日文告

2025年2月11日

“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 5) 

并在考验中使我们坚强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我们在2025禧年的今天,庆祝第33届世界病患日,在此,教会邀请我们成为怀着“希望的朝圣者”。天主的圣言陪伴着我们,如同圣保禄宗徒所说的,也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鼓励人心的讯息:“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 5)。的确,它能在我们受试探的时候坚强我们。

这是一番安慰的话语,或许会造成些许困惑,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举例来说,当我们的身体,正在承受严重、令人衰弱的疾病,而且有可能付不出巨大医疗金额时, 我们怎么可能坚强得起来呢?此外,我们除了忍受病痛之外,眼看到那些在我们身边所爱的人,却又无能为力时,我们又怎能显示出自己的坚强呢?在这些情况之下,我们觉得需要一股比我们更大的力量支持我们:我们需要天主的帮助,需要祂的恩宠,祂的眷顾,还有来自祂的圣神所赐予的力量。(参阅:《天主教教理》,1808)

让我们在此停顿片刻,反省一下,天主是如何以三种特别的方式,去亲近那些受苦的人:也就是经由彼此相遇,赐予恩惠,以及互相分享的三种方式。

1.彼此相遇。当耶稣派遣72位门徒出外传福音时(参阅:路十 1~9)祂告诉他们,要向有病的人宣告:“天主的国已临近了”(路十 9)。换句话说,祂要求他们,去帮助病患明了自己的病痛,无论如何痛苦,甚至无法承担,却是一个机会与主相遇。在生病的期间,我们觉察到自己身为受造物──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灵性上──的脆弱。但是也因为耶稣分担了我们属人的痛苦,也使我们因此体验到天主的亲近与怜悯。天主不会放弃我们,而且常常带给我们惊喜,赐给我们自己都意想不到以及无法能独自发现的韧性。

病痛随后成为一个具有转变性的相遇机缘;找到我们可以紧紧攀附的磐石去克服在生命的暴风雨;得到一个经验,虽然是要付出受苦的代价,却让我们更强壮,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并非孤独一人。“受苦”常常蕴涵着救赎的奥秘,因为它使我们体验到来自天主的亲近及慰藉,直到我们了解“福音及其承诺与生命的满全”。(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向年青人致词,纽奥良,1987年9月12日)

2. 除以上之外,将我们带到天主亲近我们的第二种方式是:赐予恩惠。受苦是比任何一 件事,更能让我们体察到希望是来自天主。就是因为如此,首先与最重要的,这是一个要接受与培养的礼物,经由保持着“忠心于天主的信实”;这是出自于玛德琳‧德布莱尔(Madeleine Delbrêl)精妙的诠释。(参阅:《希望是黑夜中之光》,前言,梵蒂冈,2024年)

的确,只有在基督的复活里,我们延伸到永恒、一望无际的生命与人生目的,才找到自己的归宿。只有在耶稣苦难的奥秘中,我们能肯定,即是“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罗八 38~39)。这“伟大的希望”就是那些在我们生命的试探与障碍中,帮助我们看清自己路途的小小微光之根源。(参阅: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通谕,27,31)复活的主,甚至可以走在我们身旁,作我们同行的伴侣,就如祂与门徒们同行到厄玛乌一样。(参阅:路廿四 13~53)我们可以像门徒们一样,与祂分享个人的焦虑、忧愁与失望,然后听祂说话,祂的话启发我们和温暖我们的心。我们可以也跟门徒们一样,在祂擘饼的时候,认出祂来,而且甚至在今天,我们可以感受到“超越我们的那一位”,因为祂靠近我们,恢复了我们的勇气与信心。

3. 现在到了天主亲近我们的第三个的方式:互相分享。受苦的地方,往往也是互相分享,彼此互惠的地方。我们多少次在病床的旁边学习了盼望!我们多少次因为我们亲近受苦的人而学习要有信心!我们多少次更因为关心那些有需要的人而发现到爱!我们意识到,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病患、医生、护理师、家人、朋友、神父、修士、修女,彼此之间都是希望的“天使”,大家都是天主的使者;无论我们在哪里:是在家中或是诊所,护理之家、医院或医疗中心。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去欣赏这些美如及重大的、充满恩宠的相遇。我们需要学习去珍视一位护士轻柔的微笑、一位病人的感激与信任,一位医生或是一位志工关切的面容,或是一位配偶、儿女、孙子、孙女,或是一位朋友紧张而又期盼的神色。这些都是我们要珍惜的光辉;纵然是身处于考验的黑暗中,这些光辉带给了我们力量,同时在爱与亲近中,教导我们生命更深层的意义。(参阅:路十 25~37)

亲爱的病患、亲爱的弟兄姊妹,以及正在照顾病患的弟兄姐妹们,在这个禧年,你们扮演着特殊重要的角色。你们共同的旅程,事实上,是给每一个人的标记:“人类尊严的赞美、希望之歌”(《望德不叫人蒙羞》,11)。这希望之歌的歌声贯穿你们所在的医疗服务机构里的病房及病床,并在爱中激发和鼓励“社会整体的参与合作”(《望德不叫人蒙羞》,11),在和谐中将之化为行动,即便有时候困难种种。然而,也正是如此,这歌声是如此柔和及响亮,能够把光明与温暖带到有需要的地方。

整个教会为此感谢你们!我也同样地感谢,而且我也会经常为你们祈祷。我把你们托付于圣母玛利亚——病人之痊,用我们如此众多的弟兄姐妹们在他们求助的时刻,曾向她所作的祈求:

哦,天主之母,我们投奔到妳的庇佑之下。

请勿弃绝我们的祈祷,

哦,荣福童贞玛利亚,求妳救我们免于一切危险。

我降福你们以及你们的家人和你们心爱的人,而我请你们不要忘记为我祈祷。

罗马,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2025年1月14日

教宗方济各


(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 恭译)

本文标题:教宗方济各第33届世界病患日文告(2025年2月11日)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