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司祭,您往哪里去?


2006-08-03 10:33:49 作者:彭金融神父 (网名:九九独臂福手) 来源:信德报(第273期)

———独身的价值

司祭的尊位是天主的一份礼物
  主耶稣基督受父派遣,为承行天父的旨意(若六38)。他在世建立了他的教会(《奥脱》P441),他三十岁后开始外出传教,召收门徒到自己身边(玛四18-20),从众门徒中自由地拣选自己所想要的人,一共12人,常同他在一起,为派遣他们去宣讲(谷三13-15),并命令他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谷十六15,玛二十八18-19)。
  司祭们就要负起福传重担,履行主的使命,完成主的遗训。主耶稣已表明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路十16)。而司祭却是来自信友团体,是主自己所拣选并派他们去结果实,结常存的果实(若十五16)。此尊位谁也不得自己擅取,而应蒙天主召选,有如亚郎一样(出七1希五4)。天主以圣召召叫司祭并不是按照我们的行为,而是按他自己的决意和恩宠,这恩宠是在万世以前在基督内赐给我们的(弟后一9),为此我们既蒙垂青,获得了这职务,我们决不胆怯(格后四1)。这样看来,芸芸众生当以司祭为基督的服务员和天主奥秘的忠信管理人(格前四1-2)。

司祭应肖似基督
  身为司祭者是由人间所选拔出来,奉派为人类行关于天主的事(希五1)。在接受神哲学陶成后,全然自由地抉择以主而栖,藉圣秩圣事全然更新自我,做天主所喜悦的事。司祭的生活已非为自己而付出,却是为基督,为所有人而生活,要像基督一样爱所有人,服务教会,圣化他人,向一切受造物福传,像基督一样为爱教会而舍弃自己(弗五25)。如果司祭达不到我生活已非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20),就不肖似基督。
  身为司祭者若要肖似基督,必须要像他一样去生活,一样服从父的旨意,受派遣服务世人和教会(若十七18),把自己一切完全交付出来(谷十45)。如果离开了基督,也将一无所能,一无所是,肖似善牧基督在自己身上落空,圣神也将忧郁(若十五5,弗四30)。
  身为司祭者为天主所拣选,不是为地位、权力、金钱、功名、享乐……而来,却是服事人(谷十45),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谷八34)。在牧民生涯中,时时会感受到事不随人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伤感……,有时会望同龄人“发达”而兴叹,顾影自怜在内心油然而生。这时,会否返省———我究竟是什么?是谁?干什么的?司祭要常常铭刻在心中,借圣秩圣事所获得的司祭职的人是做有关天主的事,而不是做自己的事。司祭透过先知职务把圣言宣讲给天、地、人;透过司祭职务,施行圣事圣化人灵;透过王道职务牧养天主子民,做天主要司祭做的事———为成全圣徒,使他们各尽其职,为建树基督的身体(弗四12)。身为司祭者应提供给教友教会空间,培养和发掘他们的神恩使命,不应扼杀他们的宠召使命,使他们各按自己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和王道的职务,又依照各自的身份,奉召执行天主赋予教会在世界应完成的使命(《法典》204条1项)。
  身为司祭者,被派遣不是独自生活的,却是与善牧基督一起生活(玛二十八20)。然而,按人性而言,基督是看不见的;若要世人认出他来,司祭必然要像基督一样的生活。他受父的派遣,正如司祭受基督派遣。父也是看不见,但在基督身上、司祭可以看到父(若十四9),因为基督所寻求的不是自己的意愿,却是父的意愿(若五30)。看见他就是看见父,因为基督的面上闪耀着天主的光荣(格后四6)。主耶稣回答要求看见父的斐理伯说:“谁看见我就是看见父……,(若十四9-11)。”基督的生活正显示父的生活,父的临在。司祭若尽职如同基督一样只寻求父的旨意,在人群中,世人就可在司祭身上认出那看不见的善牧基督。司祭既然被派定为服役,生活就要尽力与善牧基督看齐,生活在他内,成为基督第二(迦四19)。从而吸引人到基督面前,归于基督元首。在牧民中,特别慎重不要把人引到自己面前,朝拜自己,把自己变成天主,归于自己名下。

司祭应有若翰精神
  若翰来时,他没有把人引到自己跟前,而是对门徒指着耶稣说:“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这就是我所说的那一位,他在我以后来到,却在我以前存在(若一29-30)。”若翰自己有很多门徒,在耶稣出道前,早已在约旦河附近宣讲、施洗,有很高的地位和名誉。然而,如此显赫的人物,如此众多的追随者,却把耶稣介绍给世界。若翰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作默西亚的前驱,只是他的工具、他的仆人,自己要做的事已结束,他应该兴盛,自己却应该衰微(若三30)。然而,若翰这句话为今日很多人来说是致命性的。世上有多少人能自愿放下自己的权力、地位和面子呢?若翰这样做无疑是将使自己很快从人群中消失,而对若翰来说已非常喜乐,已满足了(若三29)。身为司祭者,如同若翰一样,消失自己,成就别人。(连载二)

本文标题:司祭,您往哪里去?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