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堂门的方济各神父
2016-04-15 14:34:13 作者:任大海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6年3月10日,10期(总第668期)
Francisco(后称方济各)神父出生在普拉提(原文Prati,草坪、花园之意),是地道的罗马人,大学时读的是现代史,27岁进修院,1999年4月25日33岁时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手中接受铎品。晋铎后,先在罗马南部郊区服务做副本堂和本堂,2010年来到山上圣母堂(Santa Maria Al Monti)出任本堂神父。方济各神父是我们此次朝圣旅途中罗马站的东道主,他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教堂、拜访修会。几天下来,我们对这位拥有一张可爱的娃娃脸的罗马神父有了更深的了解。
方济各神父(左二)与帮忙发放食物的志愿者
关心社会 服务穷人
2015年9月,方济各神父响应教宗方济各的号召,开始在堂区为中东难民开办免费意大利语班,该班授课周期为一年,邀请明爱的老师和堂区志愿者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授课2小时,帮助难民融入意大利社会的能力。班中现有的20多个难民分别来自尼日利亚、叙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其中14人是穆斯林,有两位天主教教友。从山上圣母堂可以通往教室,但信仰非常严肃的穆斯林一般不会穿过教堂去教室,担心对别人的信仰不尊重。有一次,神父忘了提前打开通往教室的门,学生只好从教堂经过,后来一位穆斯林觉得十分不安,向神父道歉担心神父怪罪,哪知神父只是简单地说:应该我道歉,请你们原谅我没有开门才是……”神父的宽容和谦逊让穆斯林学生大为感动。一天下午,方济各神父带我们拜访正在上课的学生,刚进来不大会儿他就又出去了,取回一个小火炉,打开一看,发现没有燃料了,立即转身回去,取了燃料,封闭好,点着。原来他进来后感觉教室不够暖和。为了帮助难民解决住宿,方济各神父甚至把自己的住所隔开,为来自叙利亚的一家三口装修了一个小家。
其实,方济各神父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穷人。热心教友莫妮卡几年前发起了服务亚洲穷人和亚洲神修女的培育的“Therasia”服务组织,神父一直是坚强的后盾,大力帮忙宣传和推动募捐。(“Ther”指法国里修小德兰和印度加尔各答德兰修女,意在用两个德兰的精神服务亚洲穷人和穷人中的教会。一般项目都是由当地合作伙伴来具体执行,目前服务地有印度、越南)。
此外,方济各神父还与一个修女会(Missionary sisters of St Peter Claver)合作,每周六上午10点到12点利用修会大门内宽敞的廊道为穷人发放食物,来领食物的移民穷人居多,每次至少80多人,方济各神父组织了堂区志愿者服务,食物来自超市捐赠和教友们的捐助。他的堂门口有张海报:买多一点也好,可以给穷人。除此之外,这些人如有其他需要,比如法律文件上的,神父也会想办法找人帮忙。当我们感叹方济各神父对穷人花费那么多精力时,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们需要做得更好些……”
天主的心比人的心大
方济各神父的堂区内有8个男修会和7个女修会,每个修会每天都有弥撒,修女和会士们也经常举办一些福传和慈善活动。笔者半开玩笑地问方济各神父,这么多团体在周围,他们有的做得也很好,你不担心教友和捐款流失、光荣归于别人?开始,神父对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理解,我又问了一遍,他才明白了,想了想说:“修会举办活动一般都会提前征得我的同意,但我没有不同意的时候。而且大家更多的时候是合作,比如近期就要一起组织献主节的合唱活动。大家都是做天主的事,人越多越好啊!”
2010年,方济各神父把辖区内一个使用率不高的教堂送给一个东正教团体使用(罗马教堂很多,有时走上几十米就会看见一座教堂)。当时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但他说,那么多东正教弟兄姐妹,非常好的信仰,非常朴实的人,都没有地方恭敬天主,我们一直讲包容、讲合一、讲对话,难道教堂就不能和弟兄分享吗?
相比教堂这件事,他的另一个举动引起的争议更大。当时,堂区内的一位教外人自杀,其葬礼在教堂临近的小广场举行。举行葬礼时,方济各神父在教堂内也为他鸣钟,像给教友举行亡者弥撒之前一样鸣钟致哀、让人祈祷。这件事招致了很多人的批评,甚至他的同学神父也指着鼻子批评他。但神父还是有他的理由:这人做过很多有爱心的事,鸣钟是表示尊重和陪伴亡者及他的亲人,作为慈悲为怀的教会应该这样做。天主是“缓于发怒,极其宽仁的。”(咏86:15)
打开天国之门
方济各还有一个职务——罗马教区天主教劳工团体(ACLI)的神师。该团体有三个目标:忠信于工人利益、服务公共利益、生活福音。生活福音是最终目标,不管是商贩、公司老板、职员、政府工作人员,都应度符合福音的生活。方济各神父特别强调的就是这个最后的目标:他不仅喜欢维护人们的现实利益,更愿意、更渴望的是帮助人寻获福音,找到天国之门。
说到门,欧洲城市中几乎所有的老城区的街道都非常狭窄,夹在各种建筑之间的教堂虽然历史悠久、气势雄伟,但几乎都是临街的,没有院子,也没有看堂人。方济各神父的山上圣母堂也没有守门人,每天早上7:30他自己把堂门打开,晚上22点左右再把门关上。
从1999年圣神父时他就觉得教堂的门应常是敞开的,随时欢迎每一个人进来。因为他觉得,现在人们工作节奏快,很多人上班赶不上弥撒,但教堂的门每天开着,为大家提供祈祷和接近天主的方便。不仅附近工作的人们能找个时间到教堂坐一下,和天主谈谈心,那些旅客、朝圣者更是有了停下脚步反省的机会。方济各神父认为,绝不能让人想祈祷时教堂却是关着的。用他的话说:“教堂关门是教会的丑闻。”几天时间,笔者确实发现,不管什么时候,教堂里总是有人静静地坐着或跪着。让堂门常常开着,这是方济各神父最自豪的事。
爱是基础
方济各神父的堂区大约有1万名教友,每天他除了弥撒和固定的讲授教理的时间外,上午一般是在办公室工作,下午是接待或探访教友。他的堂区除了婚姻、教理、玫瑰团等不同组织外,还开展了很多其他活动,比如请些专业人士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组织孩子们踢踢球,如果有时间他还会骑上自行车到其他教堂去“朝圣”。今天的社会给修道圣召带来很大冲击,方济各神父以前工作的堂区就曾有3个神父陆续离职。笔者问当时是不是对他的圣召也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说有,但最终“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路,清楚自己要什么。”
方济各神父去过中国两次,笔者问他对中国的神父弟兄有什么建议时,他说并不太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但是觉得所有神父们都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是尽量爱护你的教友,像穷寡妇奉献全部,这也是传福音的基础。
方济各神父的山上圣母堂位于罗马第一区,罗马文化中心地带,也是凯撒大帝的出生地,教堂前方200米是斗兽场,右面是古罗马遗址;左边是罗马有名的圣母大殿。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经济都让人惊叹的地方,我们“发现”了一个开堂门的神父,但哪里不需要这样的神父呢?这位富有爱心而又大胆开放的方济各神父有一天竟然接到了教宗方济各打来的电话。当他听到对方说“我是方济各圣父时,一时间懵住了,原来教宗亲自电话回应他写的关于家庭的信,开放、简朴、关心穷人的教宗也许还知道这位方神父的很多事呢。
愿更多的教堂敞开大门,为耶稣迎接需要休憩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