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天主经注释(三)


2009-02-06 16:20:12 作者:王世彬 译 来源:信德报(总第363期)

    虽然这种表达法是来自人的身体,用母爱来描绘天主的形象,但它决不是真的把天主当成生我们的母亲,尽管旧约或新约都是如此形容的。“母亲”在圣经中是一种形象而不是天主的一样头衔。为什么呢?我们只能假设地去寻求理解。当然,天主既不是一个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一位纯神,是男人和女人的创造者。母亲的神性表达已完全根植在以色列人民的思想中,而新约教会所绘制的天主与世界关系的形象完全与圣经中的天主的形象不同。这些神性的概念,几乎是不可避免地暗示着一种泛神论的味道,这就使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差别消失了。看到这种关系,世物与人的存在就不能说像是母胎的产物,它是以事物的多种形式开始存在的。
    对比之下,天父的形象适合于表达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差异和他的创造力的主权。只有排除掉母亲的神性,旧约才能带给我们天主的形象,超然卓绝的天主的形象,无以复加。即使我们不能够提供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但全部圣经为我们保留下了标准的祈祷文字,在这些祷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很好的母爱的形象,“母亲”不是用来当作加给天主的头衔或形态。我们按照耶稣祈祷的方式去祈祷,以圣经的背景,教导我们祈祷,而不是偶然想起来了或者是有需要时才祈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当地去祈祷。
    最后,我们有必要去思考“我们的”这一词。只有耶稣才有完全的资格(名分)称呼“我的天父”,因为唯有他是天主的独生子,他同父是一体的。对比之下,我们人应当称呼“我们的天父”。只有当“我们”成为基督的门徒才可称天主为“父”,因为只有我们与耶稣基督结合(共融),我们才真正成为“天主的孩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词才真正名正言顺:它要求我们放弃缠绕我们的“自我”意识。它要求我们弃绝我们自己,同天主的其他儿女团结一致。然后还要求我们拔除所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和我们身外的东西。它要求我们接纳别人,倾听他们,向他们敞开我们的胸怀。当我们说“我们”这一词时,就是向生活的教会说“是”,主将他新的大家庭聚集在教会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天父”就立刻完全人性化了,成为全教会的祈祷。念“我们的天父”时,我们是在全心神地祈祷,但同时我们也是在同全教会的大家庭共融而祈祷,同生者和死者,同各阶层、各种文化和各民族的人一起祈祷。“天主经”打破了所有的界限,使我们成为一个大家庭。
    “我们的”一词也是让我们理解下一句话“在天上”的一把钥匙。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把天上的父推到遥不可及的星球上去。说的更恰当点,我们正在证明一件事实:我们在地上有不同的父亲,但我们同出于唯一的天父,他是所有父性的本源。正如圣保禄所说:“我在天父面前屈膝——上天下地的一切家族都是由他而得名”(弗3:14-15)。我们在地上听到主耶稣亲自说:“不要在地上称人为你们的父,因为你们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玛23:9)。
 天主的父亲身份比人的生身父亲身份更为实在,因为他是我们存在的最后根源;因为从永远我们就在他的意念之中;因为他赐给我们永恒的父家。即使地上的父家分裂了,但天上的父家永远团聚。那么,“天上”意味着我们都是来自天主,将来也都要回归天父那里去。“在天上的父亲”指示着我们向往着更伟大的“我们”,那是超越所有的富裕, 所有的隔阂而缔造和平。 (连载三)
    教宗本笃十六世/著

 

本文标题:天主经注释(三)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