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25.除此之外,弥撒经书中也根据「礼仪宪章」,适当地列明教区主教或主教团,以其权限能作的一些适应(参看内文#387,388-393)[35]。问:这里说的“弥撒经书”是什么?
答:经文说“那妾对他发怒”,原文含义可能是“不忠”或“争执”,具体原因不详,但她回到父家住了四个月,显出她对婚姻关系的不满。问4:肋未人为何去接妾回家?
(GS58)本文是以信仰为出发点,运用叙述研究法、象征修辞学及圣经释经法的技巧,特别截选了《创世纪》中天主创造天地万物的记述,对比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展开论述。
在信经里,我们这样宣示「我信圣神,祂是主及赋予生命者,由圣父圣子所共发(尼西亚信经)。
为此,不难肯定环境恶化乃经常是缺乏远见策略或追求短视经济利益的结果,这种短视不幸成了对宇宙万物的严重威胁。
已是古稀之年的高光斗神父给我读了几段圣经,并赠送我一本《圣教日课》,后来又将我引进圣堂,当着天主的面教我读天主经;之后又专门委托两位信德很高的老教友与我接近,并让一位灵修高深的老神父专为我一人讲道。
为了筹措资金援助,他经常去里昂求乞。生活在近乎与世隔离的环境,使他不时陷於沮丧和绝望。这种考验的起因是他尝到了一次足以使人信服或者说足以能够被证实的神秘的体验。
同时,有些教会也以「春分」之日,是救主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日子,因为基督作为「真光」,必要战胜罪恶的黑暗(见从第八世纪到1969年「预报救主降生节」的「领主后经」,以及「三钟经」的结束祷文)。
在宗徒手中,教会接受了教理,也接受了它基本的结构;信经和教会法规都以他们为名。对教会职务的重要性:所谓教会的宗徒性,意即在宗徒信仰和在宗徒职务上的连续性。
学习期间,他经常到一座小圣堂服务,圣堂外常有一帮乞丐求施舍,其中有一位让这位神父感到莫名的不安,于是有一天他去问乞丐:我们认识吗?我们曾经一起在罗马读神学,并一起晋铎。乞丐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