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祂(圣神)‘宣告将要来临的事’(参若16:13),并使人渴望和期待这些事。这就是为什么基督与圣神不可分离,在救赎工程中也是如此。圣神是基督徒望德永不枯竭的源泉。
若瑟已经先在埃及。问2:共有多少以色列人最初在埃及定居?答:共有七十人,这些都是雅各伯的后裔。问3:以色列人在埃及最初的处境如何?答:他们人数迅速增长,繁衍昌盛,极其强盛,充满了那地。
这反映出人若倚赖虚伪的力量,会更远离真天主。7️问:即使灾难临头,法郎为何不悔改?答:法郎“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仍坚持自己的意志(出7:23),显示罪人的顽固,须靠天主的恩宠才能真正悔改。
(若望福音15:8)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光荣”的真实含义。光荣不是空洞的赞美词,也不是外在的仪式或言语,而是生命的果实,是信仰在生活中活生生的体现。
答:本章提到四类人群:受傅的大司祭(连累了全体百姓)全会众(集体犯错)首长(领袖阶层)一般平民百姓问3.受傅的大司祭若犯错,应献上什么祭品?
若自觉我们并非良田沃野,切莫气馁,当恳请天主在我们作更多的工作,使我们成为膏腴之地。呼吁加沙地带局势日益令人忧心和痛苦。
玛达肋纳玛利亚误以为祂是园丁(参若20:15)。厄马乌的门徒相信祂是陌生人(参路24:18)。伯多禄和其他渔夫以为祂只是个路人(参若21:4)。我们本以为会有特殊的效果、强有力的标记、压倒性的证据。
若我们各顾各的,心里彼此分裂,就违背了弥撒的本质。教会提醒我们,要常记得我们共有同一位天父,因此大家是兄弟姊妹,在爱和合一中一起向天主奉献感恩祭。问:在实际生活里,我们该怎样表达这种合一呢?
若他们已灭亡,天主怎还可自称为他们的天主?可见,他们在天主面前是活的。这段回应,不只为当时撒杜塞人解惑,也为今天的我们确立基础:我们的信仰,是“复活”的信仰,是“永生”的信仰。
“信德”李荣品神父和进德老年之家冀海雷神父感慨地说。我与段老相识和交往整整20年了。无论他帮忙我们工作的时候,还是在家颐养天年,抑或卧病在床,我们信德之家的神父们一直与他保持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