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圣经问答(出一-二章)


2025-07-18 10:42:46 作者:刘铎 来源:信德网

《出谷纪》第一章 问答

一、以色列人在埃及兴旺

问 1:雅各伯的哪些儿子和他一起下到埃及?
答:雅各伯的儿子们,包括勒乌本、西默盎、肋未、犹大、依撒加尔、则步隆、本雅明、丹、纳斐塔里、加得和阿协尔,共十一人,与家眷一同下到埃及。若瑟已经先在埃及。

问 2:共有多少以色列人最初在埃及定居?
答:共有七十人,这些都是雅各伯的后裔。

问 3:以色列人在埃及最初的处境如何?
答:他们人数迅速增长,繁衍昌盛,极其强盛,充满了那地。这显示了天主对亚巴郎后裔的祝福应验(参创17:6)。

二、以色列人遭受压迫

问 4:为何埃及新王对以色列人感到威胁?
答:这位不认识若瑟的新王看见以色列人数众多、日益强大,担心他们在战争中会联合敌人背叛埃及。

问 5:新王用了什么手段来对付以色列人?
答:他设立督工奴役他们,强迫他们服苦役,为法郎建造贮货城丕通和辣默色斯。

问 6:以色列人在压迫下的反应如何?
答:他们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人数越发增多。这显出天主保守他们,即使在人为压迫下,天主的计划仍然进行。

三、残害以色列男婴

问 7:埃及王下令收生婆做什么事?
答:他命令她们在接生时,凡是希伯来人生的男婴要杀死,女婴则可存活。

问 8:收生婆有没有服从法郎的命令?为什么?
答:没有。她们敬畏天主,因此不杀害男婴,而是保留他们的性命。

问 9:收生婆如何向法郎解释她们的行为?
答:她们说希伯来女人比埃及女人强壮,未等收生婆到达,就已经生产完毕。

问 10:天主怎样奖赏敬畏祂的收生婆?
答:天主恩待她们,使她们家门兴旺。这表明天主重视敬畏祂的人。

四、法郎的新命令

问 11:在收生婆没有执行命令之后,法郎采取了什么更极端的措施?
答:他命令全体埃及人:凡是希伯来人生的男孩都要被丢进尼罗河中,女孩则可存活。

✝️灵修意义提示:

苦难中的信实:即使在受压迫中,以色列人仍蒙天主祝福,这是信仰中的希望之光。

敬畏天主胜过世俗权威:收生婆的行为提醒我们,在面对不义命令时应当忠于天主的法律。

天主的眷顾永不停止:祂记得祂对亚巴郎的盟约,并在历史中逐步展开救恩计划。

《出谷纪》第二章 问答

一、梅瑟的出生与蒙救

问1:梅瑟是哪个支派的人?
答:梅瑟出自肋未支派,他的父母都是肋未人。

问2:他的母亲为何将他藏起来?
答:因为那时法郎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男婴;梅瑟的母亲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

问3:她是如何将梅瑟藏匿在河中的?
答:她用蒲草做了一个筐子,涂上沥青和石漆,将婴儿放入后置于尼罗河边的芦苇丛中。

问4:是谁发现了这个婴儿?她如何反应?
答:是法郎的公主发现了筐子。她见孩子哭泣,便怜悯他说:“这必是一个希伯来人的孩子。”

问5:梅瑟的姐姐做了什么?
答:她提议为公主找一位希伯来妇女来哺育孩子,并带来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梅瑟的生母。

问6:梅瑟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答:“梅瑟”在希伯来文意为“拉出”,因为法郎的公主说:“我从水里拉出了他。”

二、梅瑟的逃亡与米德杨生活

问7:梅瑟为何逃出埃及?
答:他看到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就将埃及人打死。后来他害怕事情败露,于是逃往米德杨。

问8:梅瑟在米德杨遇到了谁?
答:他遇到了米德杨的司祭勒乌耳的七个女儿,帮助她们打水并驱赶了欺负她们的牧童。

问9:梅瑟后来娶了谁为妻?
答:他娶了勒乌耳的女儿漆颇辣为妻。

问10:他们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含义为何?
答:儿子叫“革尔熊”,意思是“我在外方作了旅客”,表达了梅瑟的流亡身份。

三、天主垂念祂的子民

问11:以色列子民在埃及的境况如何?
答:他们劳苦受压,因而哀号求救。

问12:天主听见了他们的哀声后,有什么反应?
答:天主记起了祂与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所立的盟约,开始特别眷顾以色列子民。

 ✨ 灵修反省

问13:我们从梅瑟的出生与拯救中能学到什么?
答:即使在黑暗与迫害中,天主仍然安排人施行拯救;祂的计划远远超越人类的安排。

问14:梅瑟在米德杨的生活对他后来有什么意义?
答:这是天主塑造他的时期,让他学习牧养、忍耐和独处,为将来牧养以色列民作准备。

问15:天主为何回应以色列民的哀号?
答:因为祂信守对祖先的盟约,祂是信实的天主,从不忘记祂的子民。

出谷纪第1章问答.pdf

出谷纪第2章问答.pdf

本文标题:圣经问答(出一-二章)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