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肋三-四章)
2025-08-08 09:26:06 作者:刘铎
《肋未纪》第3章 问答
和平祭
1. 问:什么是和平祭?
答:和平祭是一种自愿献上的感恩祭,用以表达对天主的感恩、还愿或亲近。它象征人与天主、人与人之间和好的关系,是一种“共融之祭”。
2. 问:和平祭可以献什么动物?
答:可献无瑕的牛、绵羊或山羊,可以是公的或母的,表示甘愿奉献最好的给天主。
3. 问:和平祭的献祭流程是怎样的?
答:
献祭者要按手在牺牲的头上,表示这祭品代表他自己。
然后在会幕前宰杀牲畜。
司祭要将血洒在祭坛四周,象征生命归于天主。
指定的脂肪部分和肝叶取出后焚烧献与天主。
4. 问:为什么要焚烧脂肪和肝叶?
答:脂肪被认为是动物最肥美、最精华的部分,象征将最好的献给天主。肝叶象征生命之气,也归于天主。
5. 问:和平祭中烧掉的部分有哪些具体部位?
答:遮盖内脏的脂肪、贴在内脏上的脂肪;
两肾和其上靠腰部的脂肪;
以及与两肾一同取出的肝叶。
若是绵羊,还包括靠脊骨割下的整个肥尾。
6. 问:和平祭剩下的部分可以吃吗?
答:是的,和平祭是唯一一种可以由献祭者与司祭共享的祭品,象征与天主共餐的共融。但血和脂肪绝不可食用,因为是“属于上主的”。
7. 问:为何不可吃脂肪和血?
答:血象征生命,生命属于天主,故不可食用;
脂肪象征精华,必须完全献给天主。
这是“你们世世代代的永久法令”。
8. 问:和平祭预示基督的哪一方面?
答:和平祭预示基督为我们带来与天主的和好(参阅罗5:1),祂的牺牲使我们可以与天主及他人共融。圣体圣事就是最完美的和平祭——我们与基督在祭台上共融。
9. 问:和平祭对我们的属灵生活有何启发?
答:
要常怀感恩之心,愿意为恩典还愿;
要追求与人和好、与天主亲近;
要将最美好的一切献给天主;
要尊重生命的神圣(不食血、不食脂),活出对造物主的敬畏。
10. 问:和平祭有什么实际的敬礼延伸?
答:和平祭与我们在弥撒中的共融有对应之处。就如祭品献于天主,又由人共食,圣体圣事中我们领受主的身体,与祂共融,也与教会共融,正是和平祭的实现与圆满。
《肋未纪》第4章 问答
赎罪祭
问1. 什么是赎罪祭?
答:赎罪祭是为了赎免以色列人因无心或不慎所犯的罪过而设立的献祭礼仪。此祭礼表达了对天主公义的敬畏,并祈求天主的宽恕与修和。
问2. 哪些人需要献赎罪祭?
答:本章提到四类人群:
受傅的大司祭(连累了全体百姓)
全会众(集体犯错)
首长(领袖阶层)
一般平民百姓
问3. 受傅的大司祭若犯错,应献上什么祭品?
答:应献上一头无瑕的公牛犊,作为赎罪祭,象征其职位尊贵,责任重大,罪的影响波及整个民族。
问4. 赎罪祭的血是如何处理的?
答:
一部分血用手指蘸取,在上主面前朝帐幔洒七次。
另一部分涂在会幕内香坛或全燔祭坛的四角。
剩下的血倒在全燔祭坛的脚旁。
此礼仪象征祈求天主宽恕,血的洒洒与涂抹表达洗净罪污。
问5. 公牛犊的哪些部分要焚烧?其余部分如何处理?
答:所有脂肪(如覆盖内脏的脂肪、两肾及肝叶)焚烧在祭坛上;
整头牛的其余部分(皮、肉、粪等)要运到营外的洁净地方焚烧,象征将罪彻底除去。
问6. 如果是全会众误犯罪过,祭品是什么?
答:也是一头公牛犊,处理方式和大司祭所献相同。司祭为百姓赎罪后,他们可获得罪赦。
问7. 首长若犯错,祭品与礼仪有何不同?
答:应献一只无瑕的公山羊,血只涂在全燔祭坛的四角,焚烧脂肪后,罪得赦免。相比大司祭与全会众,仪式较为简化。
问8. 平民百姓如何献赎罪祭?
答:
可献无瑕的母山羊或小绵羊。
司祭涂血在全燔祭坛四角,其余血倒在祭坛脚旁,焚烧脂肪作馨香火祭。
完成后,罪得赦免。
问9. 为何强调“不慎犯了罪”?
答:因为赎罪祭特别针对无意中的过犯。蓄意犯罪则属于更严重的情况,需要悔改与更深的修和。
问10. 此章对我们今日的信仰生活有何启示?
答:本章强调人即便是不慎犯罪,也需要向天主悔改、献上补赎;也预表了耶稣基督成为终极赎罪祭,一次而永远地为我们的罪献上自己(参阅希伯来书9:12-14),邀请我们怀着悔改的心,常在圣事中亲近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