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10-13 09:19:25 作者:翻译 / 四维团队
禧年2025: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II):
耶稣的逾越节 (X): 再点燃心火 “我们的心不是火热吗?”(路24:32)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
今天,我想邀请大家反思基督复活的一个出人意料的层面: 祂的谦逊。如果我们回忆福音的记载,就会意识到复活主没作出任何轰动的举动来让祂的门徒们相信,他没被一群天使簇拥着出现,也没做出惊人壮举,更没发表庄严演讲来揭示宇宙的秘密。而是谨慎地走近他们,像其他的行路人、像请求分享些吃食的饥饿人(参 路24:15,41)。
玛达肋纳玛利亚误以为祂是园丁(参 若20:15)。厄马乌的门徒相信祂是陌生人(参 路24:18)。伯多禄和其他渔夫以为祂只是个路人(参 若21:4)。我们本以为会有特殊的效果、强有力的标记、压倒性的证据。但上主寻求的不是这些:更喜欢亲近的语言、同桌共食的普通语言
兄弟姐妹们,这有一个宝贵信息: 复活并非一场戏剧性的政变; 而是悄无声息的升华,它赋予每一个人类行为意义。复活的耶稣在门徒面前吃鱼: 这并非微不足道的细节,而是确认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关系并非是可以扔掉的外壳。它们目标是生命的圆满。复活并不意味着成为飘忽不定的神魂,而是藉着由爱而升华的人性进入与天主以及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更深层次的共融。
在基督的逾越奥迹中,一切都可成为恩宠。即使最普通的事: 吃饭、工作、等待、做家务、支持朋友。复活并没有从生命中移除时光和努力,而是改变了其意义和“味道”。每个出于感恩和共融而做出的举动,都是对天国预尝。
然而,有道障碍常使我们无法认出基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临在:以为喜乐就必没伤痛。厄玛乌门徒们悲伤前行,因为他们希望的是另一种结局,期待一位无缘十字架的默西亚。尽管他们听说了坟墓已空,却仍笑不出来。但耶稣与他们同行,耐心帮助他们理解:痛苦并非否定诺言,而是天主彰显祂爱的举措。” (参 路24:13-27)。
最后,当二位门徒与祂坐在桌前擘饼时,他们的眼睛开了。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心已是火热的,即使他们起先并没有察觉(参 路24:28-32)。这正是最伟大的惊奇:发现在幻灭与疲惫的灰烬下,总有一块活的余烬,只待被重新点燃”。
兄弟姐妹们,基督的复活教导我们,没有一段历史会因为失望或罪恶而变得毫无希望。没有堕落是不可变的,没有黑夜是永久的,没有伤口注定永不愈合的。无论我们感觉多么遥远、迷失或无足轻重,不存在间隔能熄灭上帝无尽之爱的力量。
有时我们想,上主仅在默观或精神振奋的时刻才会来看我们,我们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时候,我们的生活看似井然有序且充满阳光的时候。然而,复活的那位走进我们恰恰是在最黑暗的地方: 在我们的失败中,在我们破裂的人际关系中,在压在肩上重担那日常挣扎中,以及在那些让我们气馁的疑虑中。我们的一切,我们生存的每个片段,对他都不生疏。
今天,这位复活的主与我们每个人同行,当我们走我们的旅途——那些工作和投身的事,还有那些苦难与孤独——祂以无限的温柔请求我们让祂温暖我们的心。他高调地将自己强加于人; 也不要求立即得到认可。他耐心地等待我们睁开双眼看到他那友善的面容地那一刻,能够把失望转化为希望的期待,把悲伤转化为感激,把逆来顺受转化为希望。
复活的那位只渴望显示他的临在,成为我们旅途上的同伴,并让我们确信:祂的生命胜过任何死亡。因此,让我们祈求能够认识到他谦逊而谨慎的临在的恩宠,不要期待一个没有试炼的生活,而是要发觉,每个痛苦,如果被爱所占据,都可以成为共融的地方。
因此,就像厄玛乌的门徒,我们也带着心中燃起的喜悦回家。这是一种简单的喜悦,它并不抹去伤痛,而是照亮了它们。这喜悦源于确信主活着,与我们同行,并让我们随时都可能重新开始。
问候:
我向参与今天够公开接见活动的讲英语的朝圣者和游客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是那些来自澳大利亚、丹麦、英格兰、印度、印尼、爱尔兰、日本、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北爱尔兰、挪威、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格兰、南非、韩国、瑞典、越南、威尔士和美国的朝圣者和游客。在特别亲切地欢迎参加“奉献生活禧年”的修会人士和度奉献生活者,我鼓励你们仰赖荣福童贞玛利亚,她是“献身于天圣父、与圣子结合并向圣神开放的崇高典范”(《献身生活》劝谕,28号)。天主降福你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