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民出离埃及之后,西乃山成了天主的圣山。当达味把约柜移到耶路撒冷和撒罗满在那里建筑圣殿后,耶路撒冷便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宗教中心和最重要的圣地。充军回来的以民甚至使耶路撒冷成为唯一的圣地。
「你们为什么领我们离开埃及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食,又没有水,我们对这清淡的食物感到厌恶。」背景:以民怀念埃及的生活,忘记他们曾是奴隶。
不可一世的古罗马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生前人们对他们顶礼膜拜,而死后一提到他们,并不是敬拜,而是痛恨,说他南征北战劳民伤财。总之,世上许多社会名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
他带以民出离埃及,沿途经过红海,又来到了这座山的山脚下。梅瑟经常上山与天主交谈,天主也在此山上藉他给以民颁布了十诫和法律,与以民建立了盟约。
梅瑟终于成功带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旧约中还有许多普通人的赞美、祈求和抱怨口祷,例如寡妇友弟德的大声哀祷(友9)和颂赞天主(友16:13-17)。
古圣若瑟也是个做梦者,他救了自己父亲雅各伯一家,结果在埃及位高权大。现在救主耶稣的童年福音中,玛窦笔下的若瑟,不能不令人想起古圣若瑟。无论如何,前后二位若瑟,在旧约与新约中的角色,颇为相似。
寅夜出逃,埃及栖舍。朝主圣堂,归途失散,三天无讯,父母焦肠。二圣急起,回主殿里,见子耶稣,言主事理。中年丧夫,母寡儿孤,两命相依,生活艰苦。儿卅三时,父命已至,恶徒负卖,恶官判死。
世界能有许多贡献——就像埃及贡献给雅各伯的子孙们一样,只要你不被它捆绑,不服从它。
对于那些出离埃及的人民,天主以不同的形式显现祂的临在:为他们照亮路途的云柱和火柱(参阅:出十三21);保护约柜的会幕,具体表示天主的临在(参阅:出卅三7);悬在木竿上的铜蛇,向天主子民确认天主的保护(参阅
答:因为祂是以色列人的天主(18:2),祂吩咐以色列人不可效法埃及或客纳罕人的风俗,而应依祂的法令生活,好能获得生命(18:3-5)。问2:“获得生命”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