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光照众人的文件教导我们,与其他宗教的信徒相遇,不应视其为外人,而应视其为真理道路上的同行者;要尊重差异,同时肯定我们共同的人性;并在每一个真诚的信仰追求中,在拥抱所有受造物的同一神圣奥迹的反省中,作辨别
圣奥斯定曾说:“天主迟延我们的祈祷,并非因为祂不愿给予,而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渴望,使我们更有能力领受。”
在他们心中恐惧,充满困惑时,祂向他们揭示逾越奥迹的意义:即按照天父永恒的计划,祂必须受苦并从死者中复活,为能带来悔改与宽恕(参阅:路二四:26、46~47)。
首先,圣言降生的奥迹本身已经解释了为什么教会和她的礼仪要使自己适应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去。
雷鸣远是家中的长子,他有三个弟弟和四个妹妹,比他小一岁的弟弟雅德连(Adrien)后来加入了本笃会,妹妹丽西(Lizzy)后来加入了英国的奥斯定女修会。
这是一个难解的奥迹。因此,让我们将目光转向耶稣基督;生命中那些爱的喜悦、对痛苦的答复、面对侮辱显示出宽恕的力量、生命战胜死亡的空虚等等,他都经历过了。他是我们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希12:2)。
灵修意义:这是预示性地指向道成肉身的奥迹——天主的圣言后来确实“从天降下”(参阅若1:14;若3:13)。因此,对我们今日的信友而言,圣言既在我们中间,又在我们的心中,可以被接纳并转化为生活。
“从死者中复活”:这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奥迹,也是《格前》15章中所强调的信仰中心。教义意义:这句是初期教会传讲的核心福音信息:耶稣是默西亚,并从死者中复活,胜过罪与死亡。
余恩赐修女在南头连续服务了9年,并曾在圣安多尼堂修建阶段兼职服务。
圣神降临后第二十四主日,我到一个教堂去,正好赶上唱晚课,经文选读自《圣保禄致得撒洛尼前书》,文中提到:不断祈祷。这句话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并且觉得很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