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杭州为什么辟有传教士卫匡国的墓地
2005-04-01

顺治帝由汤若望处获悉卫匡国已抵广州,颁谕准其进入中国。1658年回杭州后,得当地总督的支持,大力传教。

西安教堂门口的善举
2007-02-09

此后,又有曾德昭和汤若望等耶稣会士来西安传教。他们在传教之余,还以余资施济贫民,并照顾那些无钱治病的穷人。1625年3月,《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周至县城附近发现。

克胜冷漠,关怀近人
2017-01-29

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神父。1645年12月,他将自己精心编纂的总计100卷的《西洋新法历书》进呈清朝,刊刻印行,通行全国。

徐家汇藏书楼创办简史
2003-02-12

这部《列传》共记述有460余位耶稣会士的传记,其中篇幅有长达数十页的,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兼科学家的事迹,跌宕起伏,可歌可泣,既显宗教热忱,又具史学珍闻;也有因资料局限,短仅数行的。

虔诚敬主的徐阁老
2006-07-19

当他自知“溘露或不免于朝夕”,特请罗雅各、汤若望两位神父为他施行圣事。他三次行告解,恭领圣体;临危前领受终傅。家中人在京的仅有在历局任职的外甥陈于阶和来京应试的孙男尔爵,得在榻前送终。

天地明鉴的爱主爱国情怀
2017-03-28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这些人是他效仿的榜样。这些传教士不只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而且带来了科学,带来了先进的人文思想,而这正是我们民族中所缺乏的。

在利玛窦神父墓前的沉思
2010-04-18

利玛窦的坟墓在墓地的中心,汤若望、南怀仁之墓各踞左右,虽值隆冬,天寒地冻,但墓地内松竹繁茂,绿草茎叶肥厚,茵茵如织。几棵古老的柏树,屹立在墓前,见证400年的风风雨雨。

从博士抵制谈传统节日文化与外来圣诞文化
2006-12-30

心胸狭隘的杨光先废除了科学的《时宪历》,并将汤若望等科学工作者迫害致死,严重地阻碍了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五)
2012-07-24

徐光启与在华耶稣会士交往甚多,除利玛窦、高一志、庞迪我、郭居静外,龙华民、艾儒略、罗雅谷、汤若望等人的中文著作也都曾得到他的校订,这些文章经过他生花妙笔的润色后,具有了古典文风,文字清丽、典雅,深为中国文人喜闻乐读

中国天主教教理的起源
2012-03-20

1666年,汤若望著《主教缘起》四卷,1638年,翟西满著《经要正指》,是有关教理的简明理论。1675年,柏应理神父著《天主圣教百问答》,这是将天主教基本教理以问答的形式撰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