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来到了内蒙古的一个小地方——望爱村,一下车,他就像《艾丽斯漫游仙境》那样被眼前的世像所陶醉——这是一个笃信天主的村庄,村里的一位老神父维系者全村人的信仰,使这个村庄在贫穷之中依然安宁
因此,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也无论你身处何境、身在何方,信仰是唯一不能失去的宝贝,唯一值得努力坚持的一件事情。然而现在有很多的教友用金钱代替了信仰,在物质的享受中迷失了方向。
按照这两条标准,大多数人都是乞丐;面对那些富人,那些追求财富者,即使贫穷的男人和女人也会被贪婪毁灭。但耶稣说,富人一般很难进天国;当福音传播给穷人听时,总会有极大的反应。
最后教宗本笃十六世列举了由英国政府与圣座联合倡议的事件,例如在和平方面,国际武器贸易条约制定的交流;在人权上,圣座与英国积极地传布民主,特别是在最近65年来;在发展上,在减免贫穷债务、国家公平贸易和发展资金上的合作
也有人指出了其积极意义,例如“化身在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的体内生活,或者在贫穷的国家中进行虚拟的‘沉浸式旅行’”,甚至还谈到“一个在‘虚拟现实’中度过耶稣生活的体验”。
有时候,面对一位母亲在分娩时因炸弹爆炸而丧生的痛苦,或者一个被战争、饥饿或不公正所摧毁的家庭,受到的诱惑是以剑回应,逃离,变得沮丧,放弃,把这一切抛在脑后,认为这是不值得的……但这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最贫穷的兄弟姐妹
老年人,多入的是祈祷会,她们应邀为主要从事福传、服务贫穷工作的德肋撒姆姆会祈祷。承德大多是山区,经济比较落后,一些偏僻地方的孤寡老人很多无人照料,所以善会就藉主日去为他们服务。
灵魂随着肉体的衰朽而灭失的观点波及了上千年。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范缜(约450—515),他认为神与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有一首《耍孩儿歌》也许是针对此类死而不悟的人唱的:“劝世人,莫痴迷,年渐老,雪鬓堆。此生聚散如萍会,花无长放香无久,月有团圆光有亏,无常迅速难回避。试看你形容枯槁,还不肯意转心回。”
“他本来是富有的,为了你们却成了贫穷的,好使你们因着他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格后8:9)他从天降下成为人子,为使我们能升到天上成为天主的儿女;他取了我们的人性,为把他的天主性交换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