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参孙尚扬:《宗教社会学》,第12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参江丕盛:《当代世俗转向对基督宗教的认知意义》,载于《基督宗教研究》第六辑,第74-75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日本士兵从四面八方进入了主教府,两位把门的年轻神父对柴神父说:刚才有个军官问晚餐的时间和我们欧洲人的数目,而且说要杀死欧洲人。
这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贺天赐年仅六岁就希望做神父,无奈那时年龄太小,未能被接纳,但圣召的种子已经扎根;他读高中时,圣十字架修会的神父到他们的堂区去帮忙,他一遇见他们后就觉得进这修会是他的圣召。
Rodgers先生自己刚进校时给校报写了一篇文章,对校园多元化状况表示不满。校报编辑取的标题是,海斯堡校长所致力的民权运动没有着落。第二天他在餐厅看到大家都在看报纸,以为自己会被开除。
朝圣的意义是无穷的,但我们也要警醒,如果我们回到家乡,当朝圣的热情降温后,我们不热心进教堂参与弥撒,不勤领修和圣事,不关心教会的发展,也不积极投身教会的事务,仍然骄傲冷漠,那无论我们去多远的地方朝圣,不但没有天主的恩宠
1、基督一直在洞悉、实行天父旨意耶稣是一个始终行走着的追求者,把祈祷完美融进生活言行的楷模,是一个用尽一生的时间去洞悉、实行天主旨意的人。作为圣父旨意的洞悉者,耶稣一直在不断寻求和成就这个身份。
2007年8月,戎修女进入了美国天主教大学攻读旧约圣经博士专业。开始的两年都是学语言,除了继续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学习外,还要学叙利亚文、阿拉美文、德文和法文等。
后来,马丁头枕双臂,朦朦胧胧地进入了梦乡。“马丁!”突然,他听到似乎有人在他耳边细声叫着。他从睡梦中问道:“谁呀?”他转头看看周围,看看大门,没有看见人。他又问了一声。
不管他离开了多少时间——也许一整天在球场打高尔夫球,或在后院休息了一小时,也不管屋里有没有旁人——很多次,他进来时我正和许多朋友在一起—&mdash
张志刚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本届研讨会有双重学术立意,它们都很重要,充分凸显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和往届研讨会一样,继续探讨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及其影响;二是,进而把这一会议主题纳入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的开阔视野来展开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