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要「再次理解祂受难、牺牲的伟大。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地保护神圣感恩祭的恩典不被侵犯」。拉青格教宗接著告诫道,「今天大部分的人把教会当成纯粹的政治工具。
因此,在圣枝礼仪中有两个具有特征的时刻:先是手持棕榈枝和橄榄枝游行,然后聆听《路加福音》记述的耶稣基督受难史。
相反地,要再次理解祂受难、牺牲的伟大。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地保护神圣感恩祭的恩典不被侵犯。本笃十六世接着提醒道,今天大部分的人把教会当成纯粹的政治工具。
当我们细心阅读耶稣受难始未,或许多圣人的一生,我们便不会觉得他们无助地屈服于施暴者。耶稣,以及跟随祂的人,即使遭受极大的折磨,也甘愿选择维护他们的信仰及人性尊严。
当天下午五点教宗将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纪念救主受难礼仪,内容包括圣道礼仪,朝拜十字圣架,最後是领圣体。当天晚上九点十五分,教宗将前往罗马市中心古罗马斗兽场主持拜苦路礼仪。
康士坦丁大帝之后,基督徒们做朝圣之旅,尝试步武基督的芳踪,特别是他受难时走的路。过去几个世纪,这条路的途径和供人敬礼的站数,时有改变。目前在耶路撒冷的苦路(ViaDolorosa)建立于16世纪。
1617年,庞迪我与李之藻合作写了一本《耶稣受难始末》,风行教内,为教友在封斋期必读之书。1619年,罗儒望出版了《天主教启蒙》,该书以对话形式写成,面向乡村教友及年轻人。
在刚过去的主日弥撒中,我们恭听了主的受难始末。它以这样的话结束:“他们在石上加了封条”(参玛27:66)。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对门徒们来说,那块巨石意味着他们希望的终结。
一、经文背景说明《路加福音》第9章是耶稣公共生活的高峰,也是转向受难的转折点。
主受难前夕临近犹太人的巴斯卦,耶稣亲自选定了在马尔谷家过此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