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信德同时始终也是望德,是肯定我们必将有前途,决不会落空。再说,信德也是爱德,因为天主的爱愿意感染我们。第二件事是《信经》不是一连串的说教格言,不是一个理论,而是和圣洗圣事维系在一起。
要在自身实现“天主之爱”,不仅需有坚固的信德、望德,且更重要的是还在行为中有践行的爱德,在实践中对天主对人类要建立专一、恒一的高度热情。
1980年,马宝琴成了凤翔宋家村初学院招收的首批望会生之一。经过时间的考验,1988年在陕西通远宣发了终身大愿。
Francisco(后称方济各)神父出生在普拉提(原文Prati,草坪、花园之意),是地道的罗马人,大学时读的是现代史,27岁进修院,1999年4月25日33岁时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手中接受铎品
只有在那时,我们才能听到天主的声音;只有在那时,我们才能以信、望、爱之情顺服天主。以这种缓慢而稳健的精神准备,以我们日常生活的简朴行动,才能更接近于天主的圣意。
世纪交替时,最早给我们带来噩耗的是印度的德肋撒修女(1910-1997年),顿时,人们索然无味地咀嚼着没有云柱的日子;随后,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20-2005年),一刹那,整个世界绝无仅有地沉寂了下来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利玛窦到北京4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中对利玛窦作了很客观的评价:“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
如果敌人引诱我们自高自大,我们就自谦自卑,把自己的罪过和可怜置于目前;要是他引诱我们败兴失望,我们就在信德和望德内振作起来,回念天主所赐给我们的种种恩惠,并记得天主怎样以慈爱和怜悯的心肠眷顾我们,乐意赐给我们救恩
1929年10月3日,首批16位望会生进入初学,以后圣召则源源不断。至抗战前夕,本会已发展到一百多人,甚至从遥远的法国也先后来了2位入会者——露格妹、林昭妹。
据了解,在参加完马拉松之后,修女们来到了北京市王府井天主堂望英文弥撒,当地神父给堂里的国内外教友们介绍了修女们参加马拉松为弱势群体筹款的情况,教友们都非常支持修女们的爱心义举,当场便踊跃奉献,这让修女们特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