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当时盛行诺斯底主义*倾向(Gnosticism),认为世界是由中介灵体或“层次神灵”所创造。保禄驳斥这一点,重申一切皆由天主圣子——基督创造。灵修意义:本节强调基督是宇宙的创造者与目的。
从唐朝的聂斯多略到元朝的孟高维诺,从明末的利玛窦神父到新中国时代的一批批传教士与国籍神长,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为教会的生存发展所走过的艰辛历程。这些珍贵的历史经验非常值得我们今日借鉴学习。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可以说,屈原的追问正是人们盼望认识一位开天辟地人物的心情再生动不过的表达。
当时梵蒂冈也没有形成一个像今天这样的圣统制,但是,从孟高维诺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天开始,东方和西方,天主教和中国文化就已经开始开始接触,双方的关系就已经存在了。
如今,诺大年纪的赵修女还每天坚持读圣经,读完之后,还要再听圣经播放器。最近听力有点下降,只好把圣经播放器儿贴到耳朵上听。老修女说:“圣经是耶稣的话,有力量,祂不说一句空话。”
借着天主的帮助,我们宣扬和平真理以及所做的见证,会格外具有说服力,也格外有启发性。让我们怀着信心及全然的孝爱之心,举目向着和平之王的母亲圣母玛利亚。
保禄说当你走过后,要留下基督的馨香(格后3:15)。真福印度德肋撒修女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即使你是善良的,人们可能还会说你是自私的和动机不良的,甚至人们可能还会欺骗你,但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善良!是啊!
共融作为教会的奥迹特性之一,毋庸置疑它是教会在实践基督首领所派遣的使命之路上的基础,“在教会内,人类透过‘永存不朽的爱’(格前13:8)与天主共融,这是教会的目标”(CCC773)。
保禄此处可能指他为传扬福音所受的鞭打、石击与监禁之伤(参格后11:23-27)——这些成为他属基督的印记。灵修意义“耶稣的烙印”代表与基督一体的苦难联合。
“赛跑”(race):这是圣保禄常用的比喻(格前9:24-27),象征基督徒一生的信仰旅程。他强调信仰不是一瞬间的决定,而是一生的奋斗和持守,必须坚持到底,直到“跑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