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研讨会 学者之声
2014-11-28

1922年,特刚恒毅为宗座代表,到中国落实这一通谕,这才有了第一批中国籍主教。从社会学角度看,本地化的教会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特稿:透过基督信仰整合“高考后的心境”
2015-06-24

紧张的考试结束就要经历估分、查分、报志愿和等待录取结果等重要环节,考生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但一些家长在考后对孩子的关注度却不如考前。各种因素作用下,高考后考生极易发生心理问题。

中国基督徒可以有为吗?
2012-02-24

这种宽恕怜悯之爱在1991年11月1日于爱荷华被卢所杀的安妮·科莱瑞的亲属身上得到彰显,在2000年4月1日于南京被害的德国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普方的亲属身上得到体现,可是,这种宽恕怜悯之爱在中国基督徒怎么没有表现出来呢

天使在飞翔
2012-08-29

因为她做手术回来不久,需要特殊的护理,所以有一位年轻的修女在照顾她。我看到那位修女每天早餐前会给露露冲奶粉,洗衣服、洗尿布,娴熟的动作好似一位年轻的母亲。

在美国教会服务的中国神父
2013-11-13

他今年44岁,却已在美国履行铎职达16年之久。他既服务美国当地教友,又服务旅美华人教友。他获得了两个神学硕士学位、一个神学博士学位,但在繁忙的牧灵福传工作之余,仍然不断地学习、研究、写作。

特稿:中国信众看教宗方济各的神贫教会观
2013-11-06

留学归来的河北省若瑟神父倒形容教宗神贫教会要为穷人服务这句话是教会梦,可以说是教宗的教会观,在推动普世教会成为福音化的教会。耶稣在《真福八端》第一端所言: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无法忘怀的记忆——悼刘秀崇老人
2018-01-05

平日里,定时为神父们洗衣服、拆洗被褥,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本堂保存老神父卧床期间,老人家不但每天探望,更不嫌脏,把带有屎尿的衣、被带回家中清洗。

耶稣会士在华教育及伟大的天主教教育家和政治家 —— 马相伯的启迪
2020-09-25

马相伯的身体力行及其对学生和人文教育的不懈努力启发了无数人,其中包括在社会、文化、教育和科学界具有影响力的文人名士,例如李登辉、蔡元培、黄炎培、邵力子、叔同、于右任、竺可桢和童第周。

缅怀进德之友李斌(若望)老师
2022-05-05

相信如今回归天乡永恒父家李若望不但会继续为其家人和我们大家祈祷,也会为地方教会、中国教会及社会祈祷。李斌老师,安息吧!未来有一天我们还会天乡再相聚。无论冬夏,李斌老师都会坚持跳广场舞,锻炼身体。

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回顾、现况及展望
2014-11-21

中国人民大李秋零教授,因为他参加汉语神学翻译非常多,曾经做过一些研讨,但是总的来讲,也没有这方面的系统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