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来不想领这个奖的,因为她牢记耶稣说过的话:“当你用右手行善的时候,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但是她还是去了,为了那些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关怀的人们。
(2)隐里圣地:为金大建神父受洗及首度领圣体的地点。被选拔为神学生的少年金大建在澳门修习神学后,1845年在上海金家港天主教堂受颁祭司一职。
灵修意义“青草”象征生命与复苏,也令人联想到圣咏23:“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到安歇的水边。”“上主的大能”将在祂的“仆人”——即信祂的人——身上彰显。
我们在祈祷或领圣事时,是否带着童稚般的信赖,愿意接受主以祂的方式医治我们?【列王纪下5:15】「于是纳阿曼带着全体随员,回到天主的人那里,站在他面前说:‘现在我确实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沉重的轭。生命中的轭是谁都逃避不了的,耶稣也有自己沉重的轭和担子,可是祂还要我们背起祂的轭。祂的轭是什么呢?祂的轭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就是我们的罪。
希则克雅听完后,就转面朝墙,恳求上主念他心怀忠诚,年深月久一身正气随主行走。还有大事未办……说完放声大哭,他的虔敬之心终蒙上主垂怜。
感恩祭的共融礼(领圣体)是要让我们在世上能「饱飨」天主,期待末日在天上完满的实现。
两点起床,又要在热得使人窒息的气氛中念两小时的夜课。睡眠不足,自然不思饮食,再加上烈日下劳动的苦况,精神肉体的磨炼概可想见了!
而另一些教友似乎就找到了不遵守教会法律的理由和依据,奉教信天主就行了,还念什么经呀?我当好人就行了,进堂干什么?面对虚伪泛滥之风,耶稣是如何对待的呢?
原因在于,传福音时,并没有将圣经带入他们的生活,当传福音的教友走了之后,久而久之教友们将文言文的《圣教经课》念成了俗套,热情随即消逝。另外,也是由于长时间找不到神父办告解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