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到三四岁的时候,我们会送你上幼儿园,也许第一次上幼儿园的你会哭闹不止,这时我们会温柔地告诉你,幼儿园里有许多和你一样可爱的小孩子,你会和他们成为好伙伴。然后我们会温柔地跟你说再见。
我有一个同事,祖代奉教,到他这代开始信仰混合婚姻,到他儿子这更变成和信教完全不沾边的家庭。他有一个可爱的孙子,三代同堂五口人,只有他是信主的。
据集宁教区史记载,80年代有教友2300人,是察右后旗的信仰中心。改革开放后,天主拣选的这块信仰之地,祝圣了一位主教,10位神父。正如那里的老教友自豪地说:“红格图是天主拣选的福地,是信仰之源。”
在院子里有一个人坐在旧沙发上,正晒着太阳。会长告诉我们这位就是我们此行要看望的,他以前躺着动不了,现在能坐起来趴着走路了。我们过去和他攀谈起来,他笑容可掬地同我们分享他的生活。
每读到这句话我都特别有感触。这句话是一个充满极大的爱之人才能说出的灵修感悟。这句话诠释了我们信仰生活的核心,我们灵性生命成长的关键,我们的生命就是必须不停地去爱,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因着共同信仰和遵从主耶稣要信友彼此相爱的命令,使他们无论在街头巷末碰到还是小桥流水边相遇,热情招呼一番;有什么好吃的你送我,我送你,不是亲眷胜似亲眷。下面说一段帮助冷淡教友回头的真实故事。
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关于尊重的故事有很多,但一直让我难以忘怀为之感动是关于三个乞丐的故事。第一个乞丐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话说古代有一个大奸商非常富有,但是却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关于孩子们的掊育工作,我的方式是:村里所有的男孩都是辅祭班的成员,有40多个孩子,我从辅祭的角度培育他们,每个主日都集中学习。我们把孩子分为5个小组,每天由一个组辅祭。
古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今有新唱《夕阳红》,歌中唱道:“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由此可见,人之老年,是人生最美丽、最值得留恋的时期。老人们虽然处于人生的黄昏,却辉映着绚丽的晚霞。
崇祯二年(1629)五月初一的日食,监官据大统历推食三分二十四秒;回回历推食五分五十二秒;礼部侍郎徐光启(1628年奉召入京)依西法推北京食二分有奇,南京食六分有奇,琼州食既,大宁(属山西隰州)以北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