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感动
—— ——圣诞节前走访山区边缘人士
2014-01-06 13:45:22 作者:主的人 来源:《信德报》2013年12月19日,46期(总第563期)
圣诞节将至,为了实现修院“在基督内成长”的活动宣言,我们一行十余人在神父的带领下,走访了石家庄平山县王坡乡的几个贫困家庭。
我们会合当地会长,在他的带领下,走访了第一家。当我们下车时,正看到一个瘦弱的老太太背着满满的一筐木柴迎面而来。会长给我们介绍,这就是我们将要走访的主人的妈妈,今年九十岁左右了,一直照顾着瘫痪的儿子。我听完会长的话后,内心涌现出难以言喻的感动,对这位伟大的母亲充满了敬意。
我们跟随着这位老人来到他们的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破旧的房子,院子不算很大,但是还算整洁。在院子里有一个人坐在旧沙发上,正晒着太阳。会长告诉我们这位就是我们此行要看望的,他以前躺着动不了,现在能坐起来趴着走路了。我们过去和他攀谈起来,他笑容可掬地同我们分享他的生活。在他受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面对日后的生活,一直寻找机会结束生命,直到认识天主为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在同病人说话的时候,那位年迈的老人一直给我们找凳子,热情地招呼着我们。我过去同她聊天,发现她很健谈,对生活很乐观。她告诉我们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是她自己负责,但是她没感觉苦。听到这里,我的脑海一片空白,真的很难想象九十岁左右的老人,怎样维持这个破碎的家。我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此时的感受,心里酸酸的、苦苦的……
他们的住房很简陋,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当我们进到他们的房间时,感觉特别清冷。窗户上没有玻璃,只是用不知从哪捡来的塑料布,一点点拼糊起来,一刮风呼呼作响,寒气顺着漏洞钻进屋里,就更冷了。我找了半天也没在屋里发现火炉,询问后才知,他们家没有。据说,他们整个冬天只是在最冷的时候靠捡拾的一些木柴来取暖。我特别震惊,真的不敢想象他们是如何挺过一个个严寒的冬天?
当我们离开时,老人蹒跚着送我们出门,她慈祥的目光一直送了我们很远很远……
接下来我们又走访了一个家庭。会长在车上给我们介绍了这一家的基本状况:这家主人得了半身不遂,已经四五年了,他没有结过婚,只有两个捡来的女儿一直照顾他。大女儿年仅十九岁,数年来一直支撑着父亲的医药费、妹妹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生活开支等等。小女儿十六岁,由于生活实在困难,今年刚刚退学。
当我们到了这户人家时,发现他们家院子是敞开的,没有大门;房子是七八十年代盖的,显得陈旧。我们看见两个略显瘦弱的小姑娘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她们的目光显得有些无神,更好说是呆滞,给人一种对生活无奈的感觉。我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支撑起这个家的,像这样的孩子在城市里应该还处在上学的阶段,拥有美好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却只能成为她们的梦。我想在她们的梦里,应该还有她们想看而看不清的亲生父母的身影……
在院子的角落里,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坐在木凳上,目光呆滞,这就是我们要探望的人。当我们把衣物、食用油还有奶粉送给他时,他的目光并不在这些礼物上,只是一个劲儿地拉着我们的手,向我们诉苦,我从他的表情中看到了他对生活的失望与无奈。面对这样的家庭我感觉自己特别渺小,有心去帮助他们,但是又无能为力,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愫。
我们还走访了其他几家,他们的生活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上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或病或残,让每个看望他们的人都默默地流下眼泪。
在生活中,我们拥有舒适温暖的屋子、华美鲜艳的衣服、清香可口的美食……与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相比,我们活着,而且活得很好,可是他们呢?他们只能住冰冷的茅屋,穿单薄褴褛的衣服,为下顿饭能不能吃上发愁。
面对这样的差距,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应反省自身:将来的责任与使命不正是走近这些贫困的人、生活有急需的人吗?我们可以为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在多祈祷的同时,抽出时间走近他们,体验与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世界是多彩的,是因为有阳光的参与;生活是幸福的,是因为有希望存在;爱是温馨的,是因为有你我的存在。“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爱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我们勇敢迈出爱的第一个脚步,关怀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使他们感受到还有人和他们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世界充满爱。
我们会合当地会长,在他的带领下,走访了第一家。当我们下车时,正看到一个瘦弱的老太太背着满满的一筐木柴迎面而来。会长给我们介绍,这就是我们将要走访的主人的妈妈,今年九十岁左右了,一直照顾着瘫痪的儿子。我听完会长的话后,内心涌现出难以言喻的感动,对这位伟大的母亲充满了敬意。
我们跟随着这位老人来到他们的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破旧的房子,院子不算很大,但是还算整洁。在院子里有一个人坐在旧沙发上,正晒着太阳。会长告诉我们这位就是我们此行要看望的,他以前躺着动不了,现在能坐起来趴着走路了。我们过去和他攀谈起来,他笑容可掬地同我们分享他的生活。在他受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面对日后的生活,一直寻找机会结束生命,直到认识天主为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在同病人说话的时候,那位年迈的老人一直给我们找凳子,热情地招呼着我们。我过去同她聊天,发现她很健谈,对生活很乐观。她告诉我们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是她自己负责,但是她没感觉苦。听到这里,我的脑海一片空白,真的很难想象九十岁左右的老人,怎样维持这个破碎的家。我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此时的感受,心里酸酸的、苦苦的……
他们的住房很简陋,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当我们进到他们的房间时,感觉特别清冷。窗户上没有玻璃,只是用不知从哪捡来的塑料布,一点点拼糊起来,一刮风呼呼作响,寒气顺着漏洞钻进屋里,就更冷了。我找了半天也没在屋里发现火炉,询问后才知,他们家没有。据说,他们整个冬天只是在最冷的时候靠捡拾的一些木柴来取暖。我特别震惊,真的不敢想象他们是如何挺过一个个严寒的冬天?
当我们离开时,老人蹒跚着送我们出门,她慈祥的目光一直送了我们很远很远……
接下来我们又走访了一个家庭。会长在车上给我们介绍了这一家的基本状况:这家主人得了半身不遂,已经四五年了,他没有结过婚,只有两个捡来的女儿一直照顾他。大女儿年仅十九岁,数年来一直支撑着父亲的医药费、妹妹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生活开支等等。小女儿十六岁,由于生活实在困难,今年刚刚退学。
当我们到了这户人家时,发现他们家院子是敞开的,没有大门;房子是七八十年代盖的,显得陈旧。我们看见两个略显瘦弱的小姑娘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她们的目光显得有些无神,更好说是呆滞,给人一种对生活无奈的感觉。我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支撑起这个家的,像这样的孩子在城市里应该还处在上学的阶段,拥有美好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却只能成为她们的梦。我想在她们的梦里,应该还有她们想看而看不清的亲生父母的身影……
在院子的角落里,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坐在木凳上,目光呆滞,这就是我们要探望的人。当我们把衣物、食用油还有奶粉送给他时,他的目光并不在这些礼物上,只是一个劲儿地拉着我们的手,向我们诉苦,我从他的表情中看到了他对生活的失望与无奈。面对这样的家庭我感觉自己特别渺小,有心去帮助他们,但是又无能为力,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愫。
我们还走访了其他几家,他们的生活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上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或病或残,让每个看望他们的人都默默地流下眼泪。
在生活中,我们拥有舒适温暖的屋子、华美鲜艳的衣服、清香可口的美食……与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相比,我们活着,而且活得很好,可是他们呢?他们只能住冰冷的茅屋,穿单薄褴褛的衣服,为下顿饭能不能吃上发愁。
面对这样的差距,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应反省自身:将来的责任与使命不正是走近这些贫困的人、生活有急需的人吗?我们可以为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在多祈祷的同时,抽出时间走近他们,体验与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世界是多彩的,是因为有阳光的参与;生活是幸福的,是因为有希望存在;爱是温馨的,是因为有你我的存在。“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爱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我们勇敢迈出爱的第一个脚步,关怀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使他们感受到还有人和他们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