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所有基督徒都有福传的使命,但教会还有一些像当年的宗徒们一样的“专职”人员(神父、修女、会士及全身心投入福传的教友),他们为了福音而放弃一切,对他们的接待和关心也是基督徒团体的责任。
袁了凡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积德行善,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53岁寿终正寝,改到了74岁,从知县改到了侍郎(副部长),从膝下无子改到了两个儿子,并且都高中近士,从普通的官员变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
第二年三月过上巳节时,他与李蒙、裴士南、梁褒等十几个狐朋狗友,在曲江中划船,并与长安城里选取的乐人和歌妓,纵情遂欲,忘乎所以。正当酣放自若的时候,船翻入江中,李捎云等全被淹死。
主内的弟兄姐妹们,如果你还在信仰上徘徊,如果你还生活在信仰的盲区,如果你还在世俗上奔波,而把信仰置之脑后希望你也来参加门徒班,也许这就是你生命的转折点,也许这就是你重生的机会,也许这就是你人生美好的开始
如果这人有能力的话就送出去深造,告诉他说:我希望你将来就是做这份工作。如果主教做出这样的邀请,被邀请的人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读书的时候,就会把将来的工作和使命放在眼前,就会增加学习的动力。
阿伦特在亲历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审判后说:恶是平庸的。 我们也许还可以说的更功利一点。
这和圣子的话完全协调,依希伯来书,圣子来到世界时向父说:「牺牲与素祭,已非祢所要,却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天主,我来是为承行你的旨意」(希10:5~7)。
今天我们遵照主的应许,抓住摆在我们面前的希望(参阅希6:17-18),展望佘山修院的未来和她美好的前景。
(希7:26) 他们,无论是哪种身份都能找到时间去祈祷,使我们意识到什么是为基督所爱,祈祷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充满信德、望德和爱德,祈祷可使我们丢掉一切焦虑和烦恼。
这个故事好到让西默斯·希尼(SeamusHeaney)为它写了首诗。...他的心灵中有距离吗?独自一人,在爱的深河中镜面清澈,他祈祷说:"辛劳却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