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圣死、复活与升天
2013-03-20 09:40:30 作者:武德龙 来源:信德网
一、最后的晚餐
逾越节的前一天,主耶稣知道自己弃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就吩咐宗徒在耶路撒冷预备筵席(参若13:1)。这是耶稣和宗徒一起吃的最后一次晚餐。
这次晚餐,是在耶路撒冷一间布置整齐的楼上准备的(参谷14:15;路22:12)。可能由于宗徒之间平时经常争论谁为大,也可能在这次入座前宗徒们又争论起座次高低的问题来(参路22:24--30)。耶稣便在就餐前,以一个仆人的姿态挨个为诸宗徒洗了脚。
耶稣为宗徒洗脚
犹太人入座前,都要脱下鞋把脚洗一洗。为人洗脚,本来是仆人所作的事。但在与宗徒即将离别之前,主耶稣要给他们留下一个谦卑服侍别人的榜样(参若13:2--5)。当时宗徒们并不明白耶稣的用意,所以耶稣给他们洗完脚之后,便对宗徒们说:“你们明白我给你们所做的吗?你们称我‘师傅’ 、‘主子’, 说得正对。我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若13:12--15)。
此时,在宗徒们中又起了争论:他们中数谁最大。耶稣给他们说:“你们不要这样,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路22:24;26)。
轮到伯多禄洗脚时,伯多禄先是不让耶稣为他,后来又要连手和头也要洗。但耶稣说:“沐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只需洗脚就够了。”(若13:10)。这是主耶稣为宗徒洗脚的另一个寓意:一个已经蒙主赦罪的人,唯难免沾染世俗的尘土,所以也要让主洗净;但不需要全身再洗。
预示犹达斯卖主
犹达斯系耶稣的十二宗徒之一,他在前一天夜晚,就与司祭长商量好,要找机会把耶稣交给他们(参玛26:16;谷14:11)。而所谓“机会” ,就是趁群众不在跟前的时候(参路22:6)。主耶稣叫伯多禄、若望预备最后晚餐的地方,可能是耶稣和耶路撒冷的某个门徒事先密密地约好的(参玛26:18),犹达斯并不知情,所以没有去告密。但他准备出卖耶稣的计谋,主耶稣却早已知道。在为宗徒洗脚时,耶稣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参若13:10) ,就是指犹达斯而说的。坐席的时候,主耶稣也告诉宗徒们,在座的十二人当中有一个要出卖我,(参玛26:21) ,并告诉紧靠着他的若望,就是同我一起把手蘸在盘子里的那个人。可能直到此时,主耶稣还想挽救犹达斯。然而,撒殚已经迷了他的心窍,再也不能挽回了。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去作吧!“但是出卖人子的那人却是有祸的!那人若没有生,为他更好”。(玛26:24) 犹达斯趁机立即出去。其时已经是夜里了,黑暗笼罩着耶路撒冷,来守节节的群众已经入睡(参谷14:17--21;路22:21--23;若13:18--30) 。
建立圣体圣事
圣体,也称为主的晚餐,基督新教称为圣餐。犹达斯溜走后,主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后擘开,递给他的门徒,主耶稣当时说的话,玛窦的记载是:“你们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然后,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由其中喝吧!因为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玛26:26—28)。马尔谷的记载与玛窦雷同(参谷14:23--24)。你们也要这样做来记念我,(参路:22:19)。
犹太人吃愉越节筵席时,要准备好有四杯葡萄酒,由家长先后递给全家人分饮。按路加记载,这是最后晚餐的第二杯(参路22:17;22:20)。
最后,主耶稣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了,直到在我父的国里那一天,与你们同喝新酒。(参玛26:29;谷14:25;路22:18)。因为最后晚餐之后,主耶稣将和门徒们分手,直到那日天国来临的时候,将再团聚在一起。
最后的晚餐,称为主耶稣亲自建立的圣体圣事,其主要意义有三:1、擘饼,纪念主的身体是为众人而舍。2、喝杯,纪念主为众人赦免罪过倾流了他的宝血;纪念主在天父与人之间,用他的血订立了一个永远不能废除的新约。3、等候在天父的国里与主重新团聚的那日。
晚餐后,他们按逾越节筵席的传统习惯,共同唱了圣咏(可能是115篇--118篇的后一半),然后出来前往橄榄山去了。橄榄山有一个僻静的山园,是主耶稣和门徒们常去的地方。(参路22:39;若18:1--2)路上,主耶稣边走边和门徒们交谈,既安慰他们,也对他们作了最后的嘱托。
临别前的赠言
在这次路上的长谈,若望记载较多,大致内容如下:
1、门徒之间常争论谁大的问题,使主耶稣最为放心不下。所以他对门徒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13:34)。
2、在路上,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都要因为我的缘故将会跌倒,因为牧人被打,羊群就要分散。”(参玛26:31)
当时,伯多禄颇为自负,说他即使众人都为主的缘故而跌倒,为主舍命也决不会跌倒。(参玛26:32)但主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玛26:34)。主接着说:“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这是对一个自恃刚,后来却比别人跌得更惨的门徒体谅、代求与嘱托(参谷14:27--31;路22:31--34;若13:36--38)
3、一路上,主耶稣安慰门徒们,不要忧愁,不要胆怯,要全心信赖天主。他去原是为门徒预备地方,并要再来接他们到他那里去。主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他,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是门徒藉以到父那里去的唯一通途(参若14:1--6)。
4、他要求父,赐给一位护慰者,使他永远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决不撇下他们为孤儿,他便是真理之神,训慰之神。(参若14:15--18)
后来,主耶稣告慰门徒说:“到那一天,你们便知道我在我父内,你们在我内,我也在你们内”(若14:20)。
5、主是父所栽得葡萄树,门徒是树上的枝条。要常在主内,才能结果子。常在主内,也就是常在主的爱里(参若15:1--6)
6、门徒要象主所遭遇的那样,将会受到犹太上层的凶恶势力的迫害,要被赶出会堂,甚至遭到杀害。但在经受巨大的苦难与忧愁之后,他们必将获得喜乐和安慰,因为主要与他们常常在一起(参若16:2--4)。
7、主耶稣告诫门徒:“因主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父必因主的名应允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得以圆满”(参若16:23--24)。
主耶稣对门徒谈了这些后,就举目仰天,为门徒向父祈祷。祈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1、求父保全那些你所赐给我的人,使他们合而为一,
就象圣父与圣子一样合而为一,父在我内,我在父内(参若17:11,21)。
2、不求父使门徒离开世界,但求父保护他们脱免罪过远离邪恶;并求父用真理使他们成圣(参若17:15--19)。
3、求父使他爱圣子的爱,常在门徒里面(参若17:26)
主耶稣为门徒的这次祈祷,一般称之为“大司祭的祈祷” 。也许,坐在圣父之右的耶稣基督,今日为天下门徒所代求的也还是这些内容。
二、山园祈祷
耶稣和十一门徒来到一个名叫革责玛尼的庄园。他将其他八个门徒留下,遂带着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同去祈祷。其时,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道成肉体的主耶稣惊恐万状,忧心如焚几乎要死;他急切需要门徒的同情与陪伴(参玛26:36--38;谷14:32--34;路22:39--40)。耶稣稍往前走,俯伏在地上祈祷说:“父啊!请你给我免去这杯吧!但是,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你所愿意的”( 谷14:36)。
第二次又祈祷说:“我父!如果这杯不能离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你的意愿吧!”(玛26:42)。
第三次祈祷和第二次一样。这是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完全服从圣父旨意的具体表现。这时,三个门徒因眼睛困倦、体力不支而睡着了。耶稣回到门徒跟前,对伯多禄说:“西满!你不能醒寤一个时辰吗?你们醒寤祈祷吧!免陷于诱惑”( 谷14:37--38)。
话音刚落,卖主的犹达斯引着一队罗马兵丁和犹太公会的差役来了,领队的是千夫长。犹达斯知道耶稣常来这里,估计在筵席之后也会来的。犹达斯行了预先约好的亲嘴暗号,使兵丁等人认出了耶稣,于是,立即拿着棍棒刀剑一拥而上动手抓捕。这时,伯多禄为保护耶稣进行抵抗,伸手拔出剑来,削去了大司祭仆人的一个耳朵。耶稣急忙说:“把你的剑放回原处;因为凡持剑的,必死在剑下。你想我不能要求我父,即刻给我调动十二军以上的天使吗?”(玛26:52--53)。
然而,耶稣为了成全天父救赎人类的旨意,甘愿舍身致命从容就义。在当时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门徒的反抗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遭到严重伤害。故此,耶稣挺身而出,令门徒走开,自身却陷入囹圄。
“凡持剑的,必死在剑下” , 这句话意为“玩火者必自焚” 。这是一条历史规律,包括犹太上层、罗马巡抚在内的一切杀害先知及义人者,都无法逃避这一历史规律的审判和惩罚(参谷14:42--51;路22:47--53;若18:1--12)。
洪水之前,因人间充满暴力恶恶贯满盈,而受到惩罚之后,天主就向诺厄启示了这一历史规律:“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要为人所流,因为人是照天主的肖像造的”(创9:6)。
三、耶稣受审
罗马兵丁和公会差役逮捕耶稣后,五花大绑将他押解到大司祭亚纳斯那里,他是现任大司祭盖法的岳父(参若18:12--13)。伯多禄和若望远远地跟着。由于若望认识大司祭,他便进了院内。伯多禄不得而入只能站在门口,与看门的及大司祭的其他仆人一道烤火取暖,后来伯多禄也进了院内。
对亚纳斯的审问,耶稣很少回答。侍在旁边一个差役就给了耶稣一个耳光。耶稣大义凛然地说:”我若说得不对,你指证哪里不对;若对,你为什么打我?”(若18:23) 。亚纳斯无可奈何,就将被捆绑的耶稣,解送到大司祭盖法那里去了(参若18:24) 。
盖法审问耶稣
这时,司祭长、文人学士以及长老等公会成员,已经聚集在大司祭盖法那里,准备审问耶稣;并事先找了一些作假见证的人,企图从教义上定耶稣死罪。但他们的假证都不足以定耶稣于死刑。耶稣对这些指控,也拒不回答。
最后,盖法等人问耶稣:“你是天主子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了,我就是”( 路22:70) 。同时告诉他们:“从今以后,人子要坐在大能者天主的右边”( 路22:69) 。结果,盖法就根据这句话,定了耶稣“亵渎上天” 的死罪。于是,众人一拥而上,开始向他的脸上吐唾沫来侮辱他,并用拳头击打他的脸面。对他说:“你作先知吧!”,接着,差役又用手掌打了他(参谷14:63--65)。
在耶稣被解押到大司祭院子后的整个过程中,伯多禄竟在大司祭的使女和仆人面前,先后三次否认他是耶稣的门徒。第三次否认时,鸡就叫了,主耶稣回过头来凝视了伯多禄。在耶稣眼里,可能饱含着体谅与期待的深情。这时,伯多禄想起主耶稣曾经对他说过“鸡叫两遍之前,你要三次不认我” 的话来,便出去伤心地痛哭起来,万分懊悔自己三次背主的过错。(参玛26:69--75;谷14:66--72;路22:54--62;若18:17--18)。
鸡叫二遍时,正是礼拜五的黎明前后。盖法又召开了一次公会议会。看来,在大司祭院子的审问,并没有召齐全体公会成员,属于不合法的私设公堂。而天亮后的公会会议,也仅是草草了事维持原判。但由于当时的犹太公会没有执行死刑的权柄(参若18:31),便将耶稣押到罗马巡抚比拉多那里。(参路22:66;玛27:1--2;谷15:1)
这时,那出卖耶稣的犹达斯,得到耶稣被定死罪的消息,他后悔“卖了无辜之人的血” ,便将那三士块银钱丢在殿里,出去上吊死了(玛27:3--10)。
比拉多审判耶稣
据若望记载,耶稣在比拉多前受审是在早晨6时前后(若19:14)。由于那天晚上要赴逾越节的筵席,司祭长等人不肯进外邦人比拉多的衙门,怕染上污秽,比拉多便来到衙门外,到了一个叫石铺地的地方,第三次对他们说:“这人到底作了什么恶事?我在他身上查不出什么应死的罪状来”( 路23:22)。比拉多认为本案是犹太人宗教方面的案件,想推辞不问;但司祭长等人却要以政治上的罪名控告耶稣,说他“诱惑国民,阻止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默西亚,君王”(参若18:28--32;路23:1--2)。
对犹太人的诬告,耶稣一言不发。比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君王么?”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路23:3)。
但又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 。耶稣没有一兵一卒,不是比拉多所要镇压的起义领袖。比拉多始终查不出耶稣有什么违反罗马法律的罪证,便想在鞭打之后加以释放。罗马兵卒趁机百般戏弄了耶稣,戏弄耶稣也是对整个犹太民族的侮辱。然而,犹太上层竟然高呼:“除了凯撒,我们没有君王” ;“你若放了这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 。于是,比拉多在犹太司祭长和众差役的呼声下,出于无奈,将耶稣交给罗马兵丁和犹太首领去钉在十字架上(参玛27:11--31;谷15:1--20;路23:13--25;若18:33--19:16)。
在比拉多审问耶稣的过程中,曾将耶稣解送到黑落德王那里,因为耶稣是加里肋亚人,属于黑落德管辖范围。当时黑落德正在耶路撒冷,司祭长与经师在黑落德面前诬告耶稣,必欲置他于死地。但黑落德指使兵丁将耶稣戏弄、侮辱后,又送给了比拉多。黑落德和比拉多原是仇人,但在审讯耶稣时互相推诿,此后竟成了朋友(参路23:6--12)。
四、耶稣受死与埋葬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城外北边加尔瓦略山上有个名叫哥耳哥达的地方,也称为“髑髅地”, 这不仅由于这座小山远看象似一个骷髅头,而且因为这是罗马镇压并处死犹太人的刑场。钉十字架这种刑罚,只用于罗马统治下的异国人,而不用于罗马人。这是当时最残酷的刑罚,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要经受很长一段时间的痛苦才会死去;并且带有示众的用意。
耶稣上加尔瓦略山
当时法律现规定,被判处钉十字架刑罚的人,要在兵丁的押解下,自己背着十字架走到刑场。耶稣此时一夜未眠,加上数千次鞭打和严酷折磨,已经体力不支了,背上沉重的十字架,走了一段山路便筋疲力尽,屡次摔倒在地。罗马士兵便抓来一个名叫西满的基勒乃人。他是亚历山大和鲁富的父亲,刚从乡下路过此地,罗马士兵为尽快完成他们的任务,就强迫西满替耶稣背上十字架,跟在耶稣的后面。(参玛27:32;谷15:21;路23:26)。
保禄宗徒在东方布道时,可能认识了西满一家,这家日后奉了教而迁居罗马。西满日后还作了阿剌伯波斯特辣城的主教,并在那里平安逝世。(参谷15:21注释5)
路上,有许多怀着沉痛心情的百姓跟着耶稣,其中有不少妇女更是悲痛欲绝放声大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女子!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路23:28) 。这是预示以后40年间,犹太民族将要发生的大难,当大难来临时,这圣城里的居民没有一个幸免的。
当时,还有与耶稣熟识的人以及从加里肋亚跟随他的妇女,也一直陪他在十字架下。其中有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玛达肋纳、雅各伯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与载伯德儿子的母亲。(参玛27:55--56;谷15:40--41;路23:49;若19:25)
主耶稣的十一门徒中,跟随至刑场的只有他所钟爱的门徒----若望一人(参若19:26) 。
钉死在十字架上
到了刑场之后,士兵拿苦胆和没药调和的液汁给耶稣喝。这是一种麻醉剂,可以减轻被针钉时的痛苦。但主耶稣拒绝了,他宁愿清醒地为救赎人类,而喝尽从父手里接过的苦杯。士兵便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并且在他头顶上挂着比拉多宣判的用罗马、希伯来、希腊三种文字写的罪状牌:“这是耶稣,犹太人的君王”( 玛27:37) 。两个一起来的强盗也被钉在十字架上。此后,兵丁又分了耶稣身上脱下来的衣服(参玛27:33--37;谷15:22--28;路23:33--38;若19:17--24)。
被钉时,耶稣还为钉他的兵丁祈祷说:“父啊,宽恕他们罢!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主耶稣被钉的时间,是在上午9时左右。中文圣经译为“第三时辰”( 参谷15:25)。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站在十字架下,面对当时的情景,正是惨不忍睹,心如刀绞。主耶稣看见自己的母亲和他所钟爱的门徒若望,便将慈悲的老母托付给了若望。对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然后,又对若望说:“看你的母亲!”(参若19:26--27)。
当时,站在十字架下的司祭长、经师和长老等讥讽耶稣说:“他救了别人,却救不了自己,他既是以色列君王;如今从十字架上下来吧……天主若喜欢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说‘我是天主子’” 。同时钉在十字架上的一个强盗也讥诮耶稣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罢!”但另一个强盗说:“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并对耶稣说:“你的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 。因这强盗真诚悔罪的态度和他对主耶稣是那必要得国降临的默西亚的认识。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参玛27:38--44;谷15:29--32;路23:39--43)。按犹太人的理解“乐园” 是指伊甸园,即亚当堕落之前与天主同在的地方。主耶稣的回答是:不是将来,而是今日,这个强盗已经蒙恩得救回到天父那里去了。
从中午12时至下午3时,太阳失光天昏地暗;大地震撼岩石崩裂。这时,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已经六个小时了。他大声喊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玛27:46) 。
此刻,正是耶路撒冷圣殿里为准备逾越节筵席宰杀羔羊的时刻;更是天父为爱世人,将自己的独生子,作为代罪羔羊奉献全燔祭的时刻。他舍弃独生子,正是为了救赎全人类;因而,他对爱子的离弃,正是对他的喜悦与接纳(参玛27:45--47;谷15:33--35) 。
耶稣又说:“我渴了” 。有一个人赶紧跑去,拿海棉蘸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这是说,天主救赎人类的宏伟计划已大功告成。耶稣又大声喊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聚集在场的观众,看到耶稣死时的惨状及出现的异象,都捶胸哀恸回去了。连罗马的百夫长都说:“这真是个义人,真是天主子!”
就在这时,圣殿里的帐幔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古圣所通往圣城的路畅通无阻;古圣者的坟墓也自动启开,无数长眠的圣者蓦然复活了。他们将在耶稣复活后,由坟墓出来,进入圣城。(参玛27:50--54;谷15:37--39;路23:44--48;若19:28--30)。
就在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殚的头已被打伤(创3:15),阴间和死亡的权势已从根本上受到动摇。
卸下圣尸葬于坟墓
主耶稣断气的时间,是在礼拜五下午三点多钟。再过两个小时,就是安息日了。那一年的逾越节正逢安息日,所以称之为“大日” 。按犹太人的规矩,尸体不能在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犹太上层的司祭长等人,便求比拉多将耶稣和那两个强盗的腿打断,目的是促其速死,也防备卸下后苏醒过来逃跑。但耶稣此时已死,就没有打断他的腿。有一个兵丁用长枪戳穿耶稣的肋膜,随即有血和水迸流出来(参若19:31--37)。
本来暗暗地作耶稣门徒的阿黎玛特雅的富人,也是一位显贵的议员,名叫若瑟。他大胆去求比拉多,让他为耶稣收尸,比拉多答应了他的请求。若瑟把耶稣的尸体卸下,当夜买了一百多斤没药和沉香来,他们一同把耶稣的遗体用洁白的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安放在若瑟自己新凿得坟墓里,又用大石头将墓门封好,就走了。当时,还有几个从加里肋亚来的妇女,其中有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另外一个玛利亚,她们目睹了安放耶稣遗体的全过程;然后便回城守安息日去了(参玛27:57--61;谷15:42--47;路23:50--56;若19:38--42)。
五、耶稣复活并显现后升天
次日,即预备日的第二天,也就是逾越节的白天。司祭长和法利赛人求见比拉多时说:“我们记得那个骗子活着的时候曾说过:三天以后我要复活”(玛27:63)。要他派人把守好坟墓直到第三天,免得耶稣的门徒将他的尸体偷走。而对百姓说:“他从死人中复活了”。 比拉多派兵跟他们去,吩咐尽可能把守妥当(参玛27:62--66)。
后来,确认耶稣复活后,司祭长就贿赂兵丁,教他们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把他偷去了”( 参玛28:11--15)。
安息日将尽,一周的第一日,天快亮的时候,玛利亚玛达肋纳及约安纳和雅各伯的母亲玛利亚;其余同她们一起的几个妇女带着香膏,来到坟墓准备膏耶稣的身体。但天使已将封闭墓门的石头滚开,坟墓已空;并告他们说:“耶稣不在这里,他已经复活了” 。几个妇女半信半疑,惊喜交加,马上回城告诉门徒,而门徒都不相信耶稣已经复活。伯多禄和若望跑到坟墓,只见有裹头巾放在一处,裹尸的细麻布又放在一处,耶稣的遗体确实不见了,便又回到城里。但玛利亚玛达肋纳不忍离去,一个人站在坟墓前痛哭流涕(参玛28:1--7;谷16:1--8;路24:1--12;若20:1--11)。
玛利亚玛达肋纳是一位极其爱主的圣妇,主耶稣曾从她身上驱走了七个魔鬼(谷16:9)。当年,在加里肋亚的西满家里,有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吃饭,她带着一玉瓶香液,用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又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并用口热切地亲了他的脚,以后抹上香液。主耶稣复活后,第一个看见复活之主的便是玛利亚玛达肋纳(参谷16:9)。
在耶路撒冷显现给门徒
主耶稣复活的当天早晨,在墓地首先显现给几个从加里肋亚来的妇女,最先看见耶稣的是玛利亚玛达肋纳(参谷16:9--11;若20:11--18;玛28:8--10)。
下午,主耶稣在离耶路撒冷约十一公里的厄玛乌村,显现给两个门徒,其中一个叫克罗帕。当时他俩满睑忧郁,主耶稣便将经上梅瑟和众先知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于是心里渐渐地火热起来。到了晚上,耶稣与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他们时,他们眼前一亮,方才认出耶稣来。他俩遂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向十一宗徒报告喜讯。其时,主耶稣已经向西满伯多禄显现过了(参路24:13--35;谷16:12--13)。
晚上,宗徒们聚在一起,谈论耶稣复活的事,因怕犹太上层干扰,遂将房门关严。耶稣突然站在他们中间,祝福他们平安。众宗徒顿感惊慌失措,以为看见了鬼神。主耶稣为了解除他们的疑虑,便伸出钉有伤痕的手和脚让他们又看又摸;又在他们面前吃了一片烧鱼(参路24:36--42)。
耶稣再次显现在他们面前,为了开启宗徒们的心智,叫他们理解圣经。遂对他们说:“经上曾这枰样记载:默西亚必须受苦,第三天要从死者中复活”(路24:46)。又吩咐他们,从耶路撒冷直到万邦;要奉他的名宣讲悔改,以得到赦免。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就给谁存留。(参路24:36--43;若20:19--33)。
那天晚上多默不在,他不相信其他门徒真的看见复活主;并说,除非亲眼看见他手上的钉孔,亲手探入他肋膀的枪伤,他总不相信。过了八天,也就是又一个礼拜天,多默和其他门徒在一起时,主耶稣又显现给他们,并对多默说:“不要疑惑,要相信。”又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才是有福的”( 参若20:24-29)。
在加里肋亚显现给门徒
耶稣在提庇黎雅海边,又显现给门徒。当伯多禄、号称狄狄摩的多默、加里肋亚加纳的纳塔乃耳、载伯德的两个儿子雅各伯和若望等七个门徒在一起正打渔的时候,主耶稣问他们有吃的没有,并吩咐他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果然打了满网的鱼。这一切,与当年蒙主呼召时何等相识。若望第一个认出是主,伯多禄来不及等船靠岸,便跳进海中,游向岸边。门徒一起上岸后,主耶稣叫他们来吃早饭。这是复活之主,亲手为门徒预备的一顿早饭。按若望记载,这是主耶稣复活后向门徒们显现,这已是第三次(若21:1-14)。
早饭后,主耶稣问伯多禄:“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 “这些”,是指其他门徒。伯多禄曾经夸口:“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经历了软弱失败之后,主问他,你爱我比这些人爱我更深么?按原文,主耶稣用的这个“爱”字,是指舍己之爱;但伯多禄此时已有自知之明,他在回答时,用的是另一个只表示一般感情的“爱”字。第二次主耶稣的问题和伯多禄的回答,与第一次相同。第三次主的问题换了一个“爱”字,也就是伯多禄所用的那个只有一般感情的“爱”,这使伯多禄很伤心。他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也就是说:主知道,我并不比别人更强,对主的爱远远没有到我自己所夸口的那种地步:“我愿意为你舍命;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随后,主耶稣告诉伯多禄,年老时,他将真的为主而死;并说:“你跟从我罢!”这是主耶稣对一个曾经软弱,曾经失败,曾经三次不认他的门徒的第二次呼召。加里肋亚海滨第一次呼召时,主说:“你要得人如得鱼一样。”而现在,主将牧养和喂养群羊的重任托付于他。
后来,伯多禄在罗马为主殉难。被倒钉在十字架上。虽曾软弱失败,毕竟没有辜负主的呼召和嘱托,也没有辜负见主之初,主给他起的那个意为“磐石”的名字(参若21:15-23)。
在加里肋亚约定的一座山上,主耶稣又向十一个门徒显现,并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参玛28:16-20)
除以上几次显现外,据保禄在格林多前书记载,复活之主曾有一次显现给五百多兄弟,随后,显现给雅各伯。(格前15:3-7)。末后,主耶稣又向保禄显现过,不过那已是主耶稣升天以后的事了(参格前15:8;宗9:1-6)。
耶稣升天
门徒按主耶稣的吩咐,回到耶路撒冷等候圣神降临,就在五旬节前十天左右(参宗1:3),主耶稣领他们到伯达尼对面的橄榄山上,就举手降福他们。正降福的时候,他就离开他们,被一朵云彩接到天上去了。门徒还在定睛望天时,天使对他们说:“加里肋亚的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门徒皆大欢喜地回耶路撒冷去,常在圣殿里称谢天主(参路24:52-53)。
五旬节一到,众人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来了一阵响声,好像暴风刮来,充满了他们所在的房屋。火舌停留在每个人的头上,众人都充满了圣神。于是,他们能力大增,见证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纳匝肋人耶稣,已经从死者中复活,天主已将他立为主,立为默西亚了!”(参宗2:1-3,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