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她遇到了将她改变她一生的人,活士神父(JulianTenisonWoods)。他邀请她到南澳东南部小镇(Penola)的一所新学教教书。这是一所新式学校,一所给所有孩子免费教育的教会学校。
卡罗特是比利时的耶稣会士,当代的神学家。对他来说,神父是牧者,牧放基督的羊群,如果有需要就为他的羊群牺牲自己,牧者的职责不是圣言及圣事的对立面,而是包括它们。
(法郎士《伊壁鸠鲁花园》)但是其机运的到来,还是以善行为根据的。最后证明,归根结底“为人慈善,是造福己身”(箴11:17)。这里须强调的是:田产资产可不是一桩小事,世人把它看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的宝贵。
两位圣言会士较早地照顾在京的外籍侨民教友,定期为其举行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主日弥撒。
耶稣是服从的典范,祂由天降下不是为行己意,而是要奉行派遣祂来者的旨意(参若六38;希十57)。
因此,基督徒团体是一个弟兄姊妹分享爱的共融团体(参:罗十二10;得前四9;希十三1;伯前一22;伯后一7)。
为此他采访了30余位见证人,上至90岁下至55岁,包括当时还在世的马永久、于希斌等重要当事人,从而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如胡神父并非像一些人传说的自杀,而是被日军杀害;保护高桂滋将军的并非胡神父本人
(希1:14)天使是天主的使臣和仆役,奉派为良人服务。这也正好证明了“人良心上若没有罪过,财物才算美好”(德13:30)的论说的真实性。有的善行是怜贫惜贱,奉养无依无靠的老人,举义德、扬仁风。
清朝顺治皇帝时,对负责修订历法的德国籍耶稣会士汤若望特别敬重,称呼他为玛法(满语:父亲)。康熙皇帝亲政后,任命汤若望的助手南怀仁神父主持天文、历法事务。
沈兼士、刘半农、萨本铁、范文澜、启功等声誉卓著的学者都曾在这所学校留下踪影。在这种环境下走出的学生,日后大都成为了在社会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