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父母对孩子们的那种不计成本、忘我牺牲的爱,才能相对地表达天父对我们每个人的圣爱。
就如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能遇到很多帮助自己的人,然而,能生养一个人的,却只能是自己的父母。同样的,人和世界在发展的过程中,“中间原因”也很多,然而,“原始原因”却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
这“另一条路”就是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新的对待父母、孩子和他人的温和友爱的态度,一个喜乐传音福音的精神。因着耶稣基督,我们成为新人,我们的言语行动都是新的了。
在爱人的行为中,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是人的天性、爱自己的亲友和近人是人的常情、爱富有的人和有权有势的人,也是人企图得到更多回报的想望。
这些仅有的食物,可能是儿童的父母给他带的食物。这位纯朴的儿童,在奉献出自己仅有的食物时,并没有想到自己可能会挨饿;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五饼二鱼”即将喂饱五千多人。
婴儿的父母说:“我们感谢天主,感谢耶稣,感谢圣母的慈爱,我们一生一世不离开天主。” 一个教友一生不按自己的意思行事,而顺从圣神的引领,这样就必会行在天主爱的旨意当中。
她以自己的代祷,恳求圣神赐给他们丰沛的神恩。她是教会母性最完美的画像。玫瑰经很奥妙地把我们领到玛利亚的身边,她在纳匝肋的家中忙着照顾基督人性的成长。
我的家族由祖父那一代领洗成为教友。我的家庭是一个小康的务农家庭,全家五口人,我有两个妹妹。一家人非常和睦,经常一起祈祷、参加教会活动。
父亲是国办教师,母亲是民办教师,父母对宗教非常反感。他9岁时父母离异,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跟了爸爸,孙晓野跟了妈妈,但爸爸不肯给他出抚养费,不久妈妈又失业了,从此母子俩在艰难中度日,生活十分拮据。
一、家庭背景1965年吴理芬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的一个教外家庭,父母、奶奶为人处事亲切温和、慈悲良善,吴理芬回忆说:每次遇有讨饭的乞丐到我家来,父母都是把他们请到家里,并且请到桌子上和我们全家人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