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第三个基础就是要秉持「使命感」,走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道路上,因为「对他人,尤其是对最弱小者漠不关心」的诱惑经常袭卷而来。
关于主日弥撒福音,教宗说:“四旬期这几个主日,教会礼仪借着若望福音的章节,叫我们走真正的圣洗圣事的路途:上主日耶稣给撒马黎雅妇女许下活水的恩典;今天,耶稣治好天生的瞎子,显示他是世界的光;下主日,耶稣将复活他的朋友拉匝禄
耶稣曾经用过同样的方法帮助一位撒玛黎雅妇女获得生命:他先向这位妇女讨水,然后说他有喝了之后不会再渴的活水,当这妇女给他要这活水时,耶稣要她去叫她的丈夫,而她正度着一个不健康的伦理生活,她曾经有过五个丈夫
正如圣方济各撒肋爵说的:“他只为了一杯冷开水,应许了信众如海洋的幸福!”可惜的是一些人只求福如东海,连一杯冷开水也放不下!
(121);有里修的圣女小德肋撒,她称耶稣是“和我的心一起跳动的那一位”(134);还有圣女傅天娜(FaustinaKowalska),她对耶稣圣心的敬礼集中在“天主的慈悲”上。
《宗徒大事录》记述了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在耶路撒冷的宗徒,听说撒玛黎雅接受了天主的圣道,便打发伯多禄和若望往他们那里去。
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常说:“我们被召叫不是做非凡的事,而是怀着非凡的爱来做一些普通的事。”宗主教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主教爱的一生将会永远印刻在我们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心中。
为教会的益处一起行走当天是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纪念日,教宗提到这位圣女的一段极美的话语:“若我们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给出,我们就把空无给出。要记住,即使你没有任何收获,你也要从不厌烦地播种。”
依50:4-7;咏22:8-9,17-20,23-24;斐2:6-11;谷14:1-15:47进入耶路撒冷,是主耶稣一个艰难而必须的选择。这个选择是祂人生的低谷;这个选择也是祂生命的高峰。
可是,教宗依诺增爵十世及教廷怀疑其任务是否得到南明朝廷正式授权,又加上当时耶稣会因“中国礼仪之争”而与其他修会产生激烈争执,使得出使任务遭到极大拦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