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禧年当中,上主的教训为我们尤其是行动和服务所迫切需要的准则:分享食粮,好让希望倍增,宣告天主国的来临。”教宗良十四世在6月22日傍晚主持基督圣体圣血节弥撒,在讲道中发出这个呼吁。
我记得经书不是从甲年开始,而是从乙年开始出版的,按照当时的礼仪年度乙年——丙年——甲年这样的顺序来出的,到1995年三本全部出版完毕
抑或可咒骂的,离开我,到那给魔鬼和它的使者预备的永火里去吧(玛25:41)?圣保禄宗徒致斐理伯人书中说:为我,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
原题目:利玛窦文化适应策略的现实意义一、前言一五七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利玛窦从遥远的西方历尽艰辛,辗转来到了亚洲。在印度果阿等地逗留学习并完成学业,教书数年。
———正如圣保禄宗徒所定义:爱是永不止息。我们没有想到,在耶稣之后,在现实世界有幸见到如此美好的人性。他是耶稣的影子。他预先把天堂展示给我们。
圣保禄在书信中提到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款时,就强调这一点(参看格后八-九;罗十五25-27)。
圣保禄告诫说:不要消灭圣神。不要消灭圣神,因为圣神赐予我们这些礼物、这些才干、这些德行、这些使教会成长的美好事物。 我们以何种态度对待圣神的恩典呢?我们是否知道,天主圣神自由地把神恩赐给祂所愿的人?
三、圣保禄的“基督改革精神”基督的改革精神就是不墨守旧约的法律成规,以人为本来体现天主之爱。安息日是为人而立,而不是人为安息日。从耶稣在安息日为人治病,宗徒们掐麦穗吃等言行中,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
(玛19:12)比如洗者若翰、圣若望宗徒、圣保禄宗徒、以及默示录中所提到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他们都是为了天主的光荣而自愿守贞的典范。
其主楼始建于1867-1868年,时值耶稣会会院于1849年自横塘迁至徐家汇后不久,原作为会院的档案库。后经耶稣会士费赖之神父历十余年的苦心筹办而成为今日规模的藏书楼。